一百三十七章 江南好,扬州遇怪人(1 / 2)

隐相 水叶子 0 字 2021-07-27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芒月下扬州。</p>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p>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p>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p>

有唐三百年间,扬州实在是一个不得不说的城市,如果说长安占尽了盛唐的大气恢弘,那么扬州则是盛唐风流的最好注脚。扬州处于淮河下游,经此东行不远就是出海口,一边连着大海,一边连着南北沟通的大运河,作为隋唐之际最大的出海港口和最具活力的商业城市,扬一益二,千族汇聚万舶云集这些考语实已道尽了扬州的繁华。</p>

圣神皇帝登基第三年的深冬年末时节,唐松手挽健马走进了淮南道第一重镇的扬州城。</p>

此时之扬州分为子城与罗城两个部分,一行四人在罗城通润坊找了一家客舍安顿下来,梳洗罢热热的吃了一顿酒后。唐松眼见天时尚早,便与福祥同雇了一辆马车向城中蜀冈上的子城而去。</p>

子城是沿用前隋江都宫城,乃扬州城内各衙门聚集之地。除州衙之外,尚有扬州天都督府扬州市舶同等衙门也都汇聚于此。</p>

唐时海运贸易达,丝绸之路除6路的一条外尚有海上一条,这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便是扬州与广州。武周上承唐制,也在扬州与广州设有市舶司,负责进出商船的管理与征税等事宜。</p>

只不过这两处市舶司收入所得俱入内宫,其人事调派任命的管理权也掌握在内宫手中,福祥此来子城便是要往市舶司衙门,而唐松则是要找一位扬州大都督府中的属官。</p>

马车驶入子城,唐松坚拒了福祥的推让,下车后在纷纷不息的雪花中探寻到了6宅门前。</p>

这处宅子不大,门房中也只有一个老仆,闻唐松是替老大龘人传书而来,忙开了小门将其迎入。</p>

门房内,老仆边给唐松递着手中把子边提及本府老爷仍在大都督府忙手公事。</p>

听老仆此言,唐松不免心下感慨。虽然只是一面之缘,但当初还真是没看错人,这位6象先恰如其父6元方一样不论做人还是做官都实有君子之风。</p>

他适才之所以没到扬州大都督府而是直接找到府宅所在,就是想着今日如此大风雪,想来6象先是不会到衙了,却没想到其人一丝不苟到了这等地步。</p>

擦完手脸递还手中后唐松笑笑道,无妨我等着小6大龘人回来就是</p>

自那夜与上官婉儿一夕欢会之后,第二天上午,唐松便带了上官黎上官谨两位捉生将及内宫太监福祥一起南下。</p>

却没想到临行之时却有6元方来送也就一并接下了这份给6象先传家书的活儿。</p>

这里又冷且暗实非待客之地公龘子若是要等里面剧是有一处好所在,老仆说话间又将唐松上下打量了一番后笑说道:正好公龘子也是读书人凑凑这热闹却也便宜</p>

说完,老仆便关了房门导引着唐松向后宅走去。</p>

走在路上,老仆略做了解释。却是今日有几个6象先的朋友来访,如今正在后宅小园的半壁阁子里吃酒赏梅。</p>

这几位都是老爷惯熟的朋友,往来之间并不拘礼,因是如此老仆才会带公龘子前往,公龘子去后但随意就是。稍后待老爷散衙回来自会前往当面致谢说话间两人便已到了后园老仆将唐松带到半壁阁子外向他笑了笑,示意一切随意之后,便自回前院招呼门房去了。</p>

半壁阁子与寻常的亭子不同,虽然形制一样,但却于四璧齐xiong处垒以泥墙,上面的空旷处则覆以厚厚的帷幕,可放可收。此时阁中帷幕虽已放下两方,但因里面燃着四个火笼,人走进去后顿时便觉一股暖气扑面而来。</p>

tg大的阁子里已坐有四人,高居阁内尊位的是一位面上常带笑容,须皆白的老人。此时,四人正围炉而饮,边饮酒边赏玩着阁外远处那几株盛放的红梅。</p>

四人正说到兴处,见唐松进来也不曾断了话头,白须老者向他笑笑后伸手指了指胡凳。</p>

唐松还以一笑后坐下身来,边伸手在火笼上烤着边听四人说话。</p>

这四人先是说着梅花,随后由梅花说到梅花诗,进而开始品评历来的梅花诗,随后又由此散,并有向藏书扩散的趋势,兴之所至,随意言说,正是再典型不过的漫谈,但其漫谈之间言辞可采,毫无半点学究气,只让唐松听的甚是得趣。</p>

恰值一瓯酒尽,四人的漫谈也就正好停在了读书向藏书的扩散上。那白须老人转身取酒时向唐松道:我等一番乱语倒让小友见笑了,小友看着眼生,当不是扬州士子吧</p>

在下是从北地而来,这还是第一次到扬州丈人好眼力唐松起身接过老人递来的酒盅,浅笑道:适闻四位之语,字字句句出于天然,若非是读书得了真趣者断然说不出来乱语之说实是过谦了</p>

唐松此言引得另外三人转过身来看他,哦,你也懂读书</p>

说话的是个三十岁上下的士子,面容粗犷,身形长大,其人与他的话语一样,带着些不枸于世务的真率。</p>

伯高你且住口白须老人向这人龘压了压手后移目唐松,看你这年纪,当是漫游而来</p>

唐代读书人好读书山林,读成之后也好漫游。以唐松的年纪来看,可不就是四方漫游的士子</p>

闻言,唐松笑了笑,是,一路南来,自渡过淮水入了这扬州城之后就连满天大雪似乎都轻软了不少</p>

此言一龘出,那四人都笑了,老人抚须而言,北地士子初来江南总是有些不习惯的</p>

唐松坐下身来,就着火笼慢慢的搓着手,倒也没有什么不习惯。一渡淮水便入江南。风轻水软,杏花烟雨,这才是江南的味道。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扬州乃江南名城,岂非正该是轻软流丽只是惜乎来的太晚,若是烟花三月来此方最得江南与扬州之神韵</p>

那年轻的面相粗犷士子抚掌而笑,三言两语道尽江南佳妙这个北来士子说话倒有些见地</p>

旁边另一龘人亦轻笑道: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诚为佳句小友好诗才</p>

唐松笑笑,拾人牙慧罢了恰在这时,新放上去的那瓯冷酒已经滚热,字唤为伯高的粗犷士子起身给众人斟了一遍。</p>

就着滚滚的热劲儿,唐松将一盅酒慢慢饮尽后轻赞道:风雪满天之中能饮此一盅富平石冻春,好享受好口福啊</p>

听他这话,粗犷士子愈笑的欢畅,好好好,你竟是个知酒的例不屈了哲翁这二十年的珍藏说完,他又替唐松斟了一盅,酒已煮好,正该接续适才未尽之话题,你且说说那读书之趣,若是说得好,准你多饮三盅如诃</p>

众人皆笑,另两人中一龘人道:好你个伯高,尽日专会干这慷他人之慨的事龘情哲翁须再不能纵容他了</p>

美酒妙茶正该得知已共饮老人手抚白髯呵呵而笑,左右无事,小友不妨随意说说也好为我等佐酒助兴</p>

座中四人虽素不相识,但言行举止之间都有些真名士气,又无一龘人汲汲于他的来历。自入神都之后,唐松便再没有今天这般的轻松,一时剧也有了些与环境相契合的谈兴,得知千载外,正赖古人书。若论世间松声涧声山禽声野虫声鹤声琴声棋子落声阶前落雨声,雪洒窗声,皆声中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p>

五柳先生这两句诗引的妙,读书声之言论的妙,恩此两句便值三盅美酒,来,饮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