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死结与纠结(2 / 2)

隐相 水叶子 0 字 2021-07-27

这姚崇是典型的外粗内细四人在尚书省外见面时杜审言的异常根本就没有漏过</p>

闻言杜审言放下酒樽向唐松拱拱手后苦笑着说了一件事</p>

武则天已逝其身后事的安排自然也就成了当今朝中的大事杜审言作为当世公认的章第一自然就承当起了拟写碑草稿的工作</p>

本来这事也不难古往今来死了那么多皇帝碑的范式乃至词的选用早有成例可循以杜审言的才照猫画虎不过是小菜一碟但孰料就在他接了这件差事之后内廷里传出话来这碑不能按武周开国皇帝的标准来拟须按李唐皇后的身份拟定</p>

这一下子杜审言当即就懵了按皇帝的标准来拟好搞啊评价一个皇帝一生的功业不过是治武功四而已可劲儿的往这两项使劲就成了但若要按皇后的身份来拟</p>

身为皇后就当母仪天下表率六宫按这标准实实是木法下笔啊</p>

当皇后当着当着自己做起了皇帝还把老公的国号都给改了古往今来这样的皇后有过吗</p>

当皇后的将四个亲生儿子杀了俩流放了一个仅剩的一个也跟圈禁差不多至于其他宗室是杀的血流成河古往今来这样的皇后有过吗</p>

当皇后的公然豢养男宠而且还不止一个此事还闹得朝野皆知古往今来这样的皇后有过吗</p>

武则天一生的作为完全跟贤皇后的标准差着十万八千里根本就是背道而驰而今却要以李唐皇后的身份来为她拟碑却让人怎么写偏偏她这些事还都是天下皆知的纵然想用什么chun秋笔法曲折为之也不能够</p>

即便是号称当世章第一又只是拟个草稿杜审言依旧是老虎吞天无处下口</p>

眼瞅着ri子一天天过去他这草稿却落不到一个杜审言焉能不急跑政事堂求见诸相公一个一个见却没有一个人能给他出个解决之道这下就着急火了</p>

也实在是急红了眼这么个自傲的人才会见到唐松时满眼放光不惜整出这么一副虚心求教的姿态来</p>

比起才他倒是看重唐松在改革科考章程公布律诗标准这两件事中表现出的处理棘手问题的能力希望唐松能再展神奇帮他解决这个在他看来根本就无解的难题</p>

杜审言说完宋璟摇头道:难难难</p>

姚崇亦是摇头何止是难恰如必简兄所言此事根本就是个死结无法可解</p>

宋璟与姚崇说一句杜审言心里就凉一分但等了一会儿不见唐松说话心里陡然又生出许多希望来他也不说话只是眼巴巴的瞅着唐松</p>

这是他的差事啊别人说难说说也就罢了但他可是得向朝廷交差的</p>

宋璟与姚崇也注意到了两人讶异的看过来唐松莫非这事你还真有办法</p>

唐松手抚着酒樽浅浅一笑我倒还真有个不是办法的办法</p>

杜审言赫然而起捧起酒瓯就为唐松斟起酒来都事言</p>

既然是个无解的死结又何必要解既然难落一那就一不落就是</p>

三人闻言一愣片刻后姚崇与宋璟异口同声道:你的意思是无碑</p>

杜审言恍然大悟但脸五官却紧紧揪在了一起</p>

唐松点点头自鸿蒙开辟以来名实相符的女帝也不过就此一人罢了圣神皇帝一生的经历与功业可称传奇这等绝世天骄般的人物岂是我等所能评定的既然怎么写都是不成那就索xg什么都不写是非功过便付与历史由后人评说</p>

言至此处唐松看了杜审言一眼必简兄虽然不着一但千言万语已尽在其中矣</p>

好一个不尽之意尽在言外</p>

好一个不着一尽得风流</p>

姚崇与宋璟抚掌而赞对视一眼后看向唐松的眼神中满是激赏这种发自内心的欣赏同时出现在这两个当世第一流人物眼中实是罕见</p>

杜审言迟疑道:此策果然行得通</p>

谁若说行不通便让他写嘛唐松一笑过后正sè道:必简兄不妨试一试或许就此交了差也未可知</p>

说完这件事情之后这场酒也就差不多了眼瞅着下午衙的时间将至四人俱都起身离座</p>

或许是为了表示感谢杜审言刻意落后了一步与唐松并肩而行往外走时小声道:适才偶遇都事时是从政事堂狄相那里出来的某在那里见着了前政事堂崔相他手中似有陆相为其所写的书信隐约一句说的似乎也是唐都事的职事官安排之事</p>

噢必简兄可还听到什么</p>

那是什么地处杜审言摇了摇头这也是狄相实在太忙见我之后未等我出门便了崔相说话这才隐约着听了这么点儿东西</p>

唐松点点头多谢必简兄了</p>

杜审言摇摇头唐少兄此次立下勤王大功封爵之事朝廷自有定规倒不需担心什么只是职事官的安排可浮动余地太大少兄还需小心哪</p>

唐松与崔元综不和在皇城乃至在整个神都都已不是秘密唐松也无需掩饰什么点头之后再次谢过</p>

随后唐松又问起了的改写之事这是当ri武则天亲自决断下的对四世家乃至北地旧族的一剑封喉之举唐松实不希望因为君权的迭而影响到这件对整个大唐都有利而无害的大事</p>

对此负责领衔此事的杜审言只说他那一套人马还在运转至于下一步如何就要看政事堂乃至天子的意思了</p>

这注定了是个长线工作没有两三年的时间是完不成的只要不停掉问题就不大问过之后稍稍放心的唐松也就没再多说什么了</p>

回到尚书省内的公事房之后唐松才真正静下心来思索职事官之事彼时官是官爵是爵爵位与职事官并不存在必然的对等这就像后世官场厅级待遇并不与厅级实权必然挂钩一样公务员里多得是享受厅级待遇却无厅级实权之人</p>

譬如前唐开国功臣之一的秦琼秦叔宝封爵是二品国公但实授的职事官却是三品他若真如皇城热议的那般封侯爵那依爵位就是从三品但掌握实际权力的职事官是几品可就不得而知了</p>

想到这里唐松心中自然而然的又生发出两个问题来第一若是这一回封赏时将他的职事官也迁几个大品级届时真要让他执掌一个部门时他是否能够胜任毕竟他入仕的时间太短而今骤迁高位又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真要做的差了未免对名望损失太大似有得不偿失之嫌</p>

这倒不是他太过于看重名声实在是这个世界的规则里有一个好声名不管是在官场还是士林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好名声在某些时候就是旗帜就是号召力与影响力而声名一损搞不好就是一辈子的笑柄再想弥补回来可就千难万难了</p>

第二他若有心要在职事官搏一搏的话又该怎么搏该怎么绕过年龄与资历这个最大也是最容易让人诟病的短板</p>

搏还是不搏进还是退唐松静静的坐在公事房中不断盘算着这个纠结的问题一时却又难以决断</p>

惜哉陆元方相公早在半月之前便因身体的缘故不得不回府卧床静养了而官婉儿一时又不便出宫使得唐松想找个完全信得过的人教一番也不能够</p>

就在这纠结之中礼部来了人言说从明天开始他往礼部演礼三ri以备参加四ri后的大朝会</p>

这是朝的第一次大朝会许多事情也该尘埃落定了未完待续</p>

p</p>

隐相的第二百零三章 死结与纠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