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天子门生(2 / 2)

可这个时候,令跌眼界的事情又发生了。城下的士子中央,忽然有一拨声喊道: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这拨人只是能占人群中的五分之一,但声音却是极为响亮,不亚于刚刚所有士子的一起呐喊。显然是有所准备,扯着嗓子一起大呼的。</p>

怎么会有士子帮岳肃,皇上不清楚,城上的百官不清楚,城下其他的士子们也不清楚。本来都大家都串联好了,要一起扳倒这个士林败类,为什么还会有人在这个时候叫好</p>

他们不明白,岳肃是明白的,这一切都是李元琛的功劳。</p>

昨天晚上,李元琛给岳肃出的是连环计,第一计是保举方从哲亓诗教;第二计,借此去联络山东的士子清流们。士子清流也是要吃饭的,也是要找靠山的。来这瞎折腾,可以说是为了正义,但大老远的跑一趟容易么,又是路费又是食宿的,也没人说给报了。</p>

折腾倒岳肃,对自己能有什么实惠,日后该考试你还得考试,做官该走门路,还是的走门路,自己的将来一点也没有改变。利用这一点,李元琛找到了他们,开门见山的谈条件,你们要做的很少,不用你们替岳肃说好话,公开和整个士林做对,只要在关键时刻,顺着皇上的意思,就行了。你们得到的好处有很多,来回的费用给你们报了不说,还每人给二十两银子,另外,大家都是山东人,日后难免要加入齐党,岳肃保举了方从哲和亓诗教,等到他们一回来,你们就可以投到亓大人的门上。至于山东的清流,就更好说了,亓诗教当年掌握着一个不小的言官集团,现在岳肃帮亓诗教,就等于帮他们。李元琛还给每人一百两银子,这等顺水人情,谁不去做。</p>

亓诗教是齐党的领袖,山东士子的楷模,提到亓诗教,事自然好办的多。当然,顺利达成协议,这也有岳肃的一份功劳,在张襄的案子上,岳肃拉了魏翰铭一把,也算是卖了亓诗教和山东学政万印克一个交情。出来混都是要还的。</p>

山东清流士子们站出来支持皇上,一下子打乱的阉党的阵脚。因为这年头,一个两个喊皇上圣明的,你可以不跟着喊,要是有几百人喊皇上圣明,你不跟着喊,那是什么意思,难道说皇上不圣明。</p>

最为关键的是,城头上的那些齐楚浙三党的铁杆,也在这个时候大声喊了起来皇上圣明</p>

他们倒不是被李元琛买通,纯粹是为了自身利益着想。保住岳肃,方从哲和亓诗教才能回来。</p>

魏公公和王体乾都是逢迎拍马的主,眼下这么多人都喊皇上圣明,城上还有不少太监,每一个尖锐的声音跟着说皇上圣明,你这不是找不痛快么。</p>

于是,不等魏公公先喊,王体乾就先喊上了皇上圣明</p>

他这一喊可不要紧,那些小太监们还等什么,一个个都扯着尖嗓子大喊,皇上圣明像是生怕因为自己喊晚了,再不卖点力,惹得皇上不高兴可怎么办</p>

魏公公也迫于无奈,只能跟着喊道:皇上圣明</p>

魏忠贤喊了,其他的阉党,也迫于形势跟着喊了起来。整个城下城上充斥起皇上圣明的声音。</p>

朱由校看到局面变成这样,似乎对自己的表现很是满意,说道:朕素来赏罚分明,该赏就赏,该罚就罚。岳肃科场作弊的事,朕已经罚过了,岳肃的功劳,刚刚赏了,希望众卿家,日后为社稷多多出力,但凡有功之臣,朕同样不吝赏赐此事就此作罢,再敢妄议者,斩</p>

好了,都散了吧,摆驾养心殿,岳卿家随朕同往。</p>

一切就此结束,仿佛一切都在李元琛的掌握之中,只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其中还有两位无名英雄,出力甚多。一位是刘名果,另一位是张皇后。</p>

对于朝局,张皇后也是比较关心的,她明白,如果岳肃一倒,所有的一切将由客氏和魏忠贤掌握。这两位一掌了权,其中容得下自己那几个月的儿子,不千方百计的除掉,才出了鬼。她私下找刘名果打探情况,得知朝会对岳肃极为不利,绞尽脑汁,终于想出这么个法子赏罚分明。</p>

张皇后假装肚子疼,把皇上骗到坤宁宫,当面说出计策,这个法子,令朱木匠甚是满意,信心十足,这才一反常态,又跑了回来,还到午门接见士子们。凭着这个主意,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p>

北京城内似乎再次恢复了平静,各地士子,悻悻而散,清流百官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也就背地里骂上两句。不过谁都知道,这是另外一场争斗的序幕。而这场争斗围绕的焦点,就是方从哲。</p>

齐楚浙三党的铁杆,以及一些不甘与阉党为伍的官员,悄悄串联到一起,酝酿着一起上疏,保举方从哲与亓诗教重新回来。当然,他们的心中也有数,凭他们现在的力量,根本没有办不到,唯一的希望还是岳肃。</p>

再上朝的时候,这些人便开始向岳大人靠拢,岳大人也没有让他们失望,接着陈奏,请方从哲亓诗教回来。还和上次一样,朝堂上又掀起一番争论。</p>

可这次,齐楚浙三党信心要比上次更足,因为岳大人这个靠山,实在太过强大。皇上这么宠信,还有什么办不了的,方阁老回来,只是早晚的问题。</p>

第十五章天子门生</p>

第十五章天子门生,到网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