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三京陷落】(2 / 2)

身为威震辽东都指挥使司的青壮年将领,明辽东总镇副总兵很是趾高气扬、春风得意,也让李氏朝鲜兵曹判书:李恒福,有些担忧,总有一股不祥的预感?

他私下对李氏朝鲜郡王说道“朝鲜语:郡王殿下,祖副总兵此人躁而寡谋,必不成功也!”

随后在宴会中明辽东总镇副总兵就询问李氏朝鲜将领们,平壤府的幕府倭寇贼军退了没有?李氏朝鲜将领们则回答没有退。

这让明辽东总镇副总兵觉得大喜,他举起杯子,仰天祝酒道“倭贼还在,必是苍天要本镇建功立业。”

然后便摇头晃脑的说道“真过瘾啊!本镇刚从宁夏六卫回来,就碰到这档子事。”

可当翻译官解说之后,李氏朝鲜郡王与众大臣们听了这句话都面面相觑,李氏朝鲜郡王就问道“朝鲜语:不知此次副总兵大人,带了多少人马前来?”

只见明辽东总镇副总兵回答道“一共五千五百人。”

话音刚落李氏朝鲜郡王听了翻译后,有些震惊!明辽东总镇副总兵则看了看李氏朝鲜郡王,开始笑道“郡王殿下不必担心!当年本镇在草原上,曾以三千骑兵击退鞑靼部蒙古骑兵十万大军,本镇麾下的辽东铁骑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精兵强将,剿灭这些蛮夷,就像捻死一堆蚂蚁一样简单。”

7月15日趾高气扬的明辽东总镇副总兵:祖承训,准备要杀奔去平安西道平壤府,但却被麾下的明东宁卫游击将军:王守官,给劝阻说“副总兵大人,咱们旨意上只说要固守平安西道义州郡,可却没说要攻打平壤府啊?”

尽管如此明辽东总镇副总兵还是嚷嚷道“我辽东铁骑天下无敌,打几个蛮夷还不是牛刀杀鸡,再说了,不去打,怎么固守?以攻为守,你难道不懂吗?”

这时候李氏朝鲜领议政:柳成龙,就对明辽东总镇副总兵说道“朝鲜语:现今倭寇多用铁炮火绳枪攻击,且倭寇凶狠顽强,收复平壤府又是攻城战,请副总兵大人可要三思啊!”

谁知面对这句话,却让明辽东总镇副总兵更加骄傲了,他拍拍胸脯笑道“哈哈哈!任凭它铁炮再厉害,能有大明神机铳厉害吗?而且辽东骑兵的速度和冲击力正是克制火器的法宝,领议政大人不必担心!这些情况本镇都经历过。”

恰好李氏朝鲜平安西道巡察使兼左领议:李元翼,从平安西道平壤府顺安郡回来,根据他提供的情报,幕府倭寇军队不满二千人,而且武器很落后,只用铁九长剑,此外并无其他装备。

听了这番描述之后,面对如此不堪一击的倭寇,明辽东总镇副总兵觉得胜券在握。

但这次李氏朝鲜平安西道巡察使的情报,却是错得离谱,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幕府第一军左副将:小西行长,驻军二万人固守平壤府并分驻在各个要地上,距离平壤府十四里处有一要塞〈凤山〉,安土桃山幕府官叙左兵卫督:大友义统,在那里筑下两座寨营、幕府第三军福冈国藩主:黑田长政,的家臣安土桃山幕府右卫门:小河信章,(黑田氏二十四骑之一)驻扎在龙泉山上。

而幕府第三军福冈国藩主亲率主力屯兵于龙泉山以南六里处的白川城,另一猛将安土桃山幕府左近将监:立花宗茂,也在安土桃山幕府官叙左兵卫督的军营旁边驻兵。

基本上幕府倭寇军队都占据了各个要道,抱团设寨,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故此明军想以五千之寡,去攻打六倍之众的强敌,这注定将是一个悲剧。

同时安土桃山幕府第二军右副将:加藤清正,已经率军越过了图们江(李氏朝鲜称:豆满江)兵锋直指当时在名义上还臣属于大明帝国的兀良哈建州女真八部与海西女真四部。

此时的明建州女真左卫军民指挥使: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佟·努尔哈赤)并不在建州女真八部地区,而是打着军民卫指挥使的名义在用假名:佟·努尔哈赤,出兵东海女真野人部。

所以当幕府倭寇第二军入侵之时,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大后方被倭寇侵略了。

然而在幕府倭寇大肆劫掠以及焚烧村寨,强奸建州女真八部妇女之时,马上就遇到了扈伦女真海西四部的顽强抵抗,其中叶赫女真部与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建州右卫军民指挥使司奋起反抗。

虽然诸部女真人们作战都十分勇敢,但怎奈人数稀少,穿甲者不足数十人,且青状男子皆随军在外被军民卫指挥使司以及军民千户所、军民百户所、各部贝勒,给征调去了,其余人员要么太年轻,要么太老了,并不能有效的防御势头正盛的幕府倭寇军队。

故此幕府第二军右副将在攻破海西女真四部组建的军队后,其余的建州女真两部军队皆退去。

首次大战,幕府第二军右副将总共斩获了敌首9百人,攻破其建州左卫军民指挥使司都城(佛阿拉城)在上报战绩后,幕府关白:丰臣秀吉,听闻捷报后,亲笔写书信表示嘉奖,并且指示〈今略明地〉。

意思就是让他们继续往内陆攻打,最好能打垮大明帝国杀入辽东都指挥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