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萨尔浒战】(2 / 2)

刚发出信息不一会儿,由于明军火器炮声震天,几里开外都能听到,更不用说在山谷之上的后金四旗军队了。

眼看兵败在所难免了,可后金覆育英明天命汗依旧不甘心,他还打算下令骑兵冲阵明军火器部队,试图扭转战局。

然而后金四贝勒和后金三等副将:李永芳,却来劝说大汗撤兵,并以明军火器太猛,我军并无火力可挡,只能退过浑河在吉林崖设防阻击明军。

毕竟明军火器过河会潮,且有些火器笨重不方便运送,可切断火器营与普通步兵的联系,在逐一进行消灭。

后金覆育英明天命汗听着在理,便同意了此举,默许四旗军队撤兵,仅有数百人负责殿后。

恰好此时明山海卫总兵在探哨口中得知了,后金兵约有一万五千人正于铁背山上的界凡城修筑防御工事,企图阻挡明军前进,因界凡城形势险要,是后金都城赫图阿拉的咽喉要塞,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而界凡城北,便是浑河东岸的吉林崖,为界凡城第一险要之处,界凡城南为扎喀关,为界凡城另一处险要之地,扎喀关旁苏子河对岸则是萨尔浒山谷,皆距后金都城赫图阿拉只有百余里。

过了界凡城之后便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因此界凡城地位极度重要。

于是明山海卫总兵决定将大军兵分二处,分两万人于萨尔浒山谷扎营,他则亲率轻装部队一万人渡过浑河,进攻界凡城下以北的吉林崖,企图拿下此地在率军合并攻破界凡城。

但明山海卫总兵只知后金军在界凡城上防御的情报,却未继续派出探哨侦查后金已经向界凡城方向大规模调动军队的举动,注下了败亡之祸。

不过好在西路军中,还是有些英明将领的,首先是明辽东总镇监军:张铨,他劝说杜总兵不要急着过河,虽说我军刚刚大胜,不过眼下正值小冰期,河岸上情况不定,且地形不熟,尚未继续发动探哨,若中敌人圈套得不偿失!

再加上根据这次敌军来袭,目测精兵至少也有三、四万人左右,其中人人能战,而我军能够与敌进行搏斗的,仅仅只是各个将领部下的家丁数百人,其他的兵卒都是各地调来的。

另外野战又是后金军的长处,明军的短处,如今明军以劳赴逸,以客挡主,恐怕在追下去很难取胜。

就连明广宁卫右营游击将军:刘遇节,听了张监军的话,也认为很有道理,不应该在追下去,如果我军追击渡河,一旦敌兵半道在河中袭来,那么我军将首尾不顾。

但是明山海卫总兵却对二人的劝阻,置之一笑,还轻蔑觉得“大军龙旗东指,谁敢抵抗?如今只有乘胜追击,还有何顾虑可谈?”

尽管如此明宣府左卫总兵:赵梦麟,还是提议道“总兵大人,若是执意要渡河追击,那也不难,大可等后队火炮营跟上之后,在一同行军。”

然而对于这个在正常不过的要求,明山海卫总兵还是给拒绝了!

他反驳道“我军如今士气正旺,敌军望风而逃正是追击的大好时机,万万不能错过了,全军都有,携带轻装上阵随本镇渡河杀敌。”

面对这话明宣府左卫总兵再次劝说道“杜总兵大人,火器乃是我军克敌制胜的关键所在,若是携带少量轻装的话,恐怕不足以威慑敌军,反而会让我军陷入危机!”

话已至此可他还是一意孤行,下令轻装部队渡河追击。

其麾下明宣府左卫游击将军:龚念遂,等部因辎重渡河困难,还在大军之后,屯驻于斡浑鄂谟,大量的火铳火炮等重型军备武器随大军留在萨尔浒山谷。

在明山海卫总兵率部渡河期间,后金军于浑河上游毁坝放水,瞬间河水陡涨,明军被水淹死、冻死者甚多,导致兵伤马毙,锐气大挫。

成功渡河之后就以明广宁卫右营游击将军为主攻打吉林崖。

午时,后金军已经到达界凡城南边的扎喀关,后金二贝勒下令进军至毗邻界凡城的铁背山,正好与攻打吉林崖的明军相遇。

明军士兵们也看到了大批的敌军陆续到达,但明山海卫总兵已无法改变战略目标,无论是自己率领的一万明军渡河前往萨尔浒大营会合,还是令对岸萨尔浒的二万明军渡河到吉林崖山下会合,都必定会在渡河时被后金军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