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刀下留人】(2 / 2)

为了尽快了解此事也让县丞之死有个交代的县太爷,一口咬定他俩便是凶手,还假意说道“此二人虽说是军户,但是无奈看上了魏府财大气粗,想绑架魏公子喜欢的民妇趁机勒索一把,怎奈魏公子并不惧怕他们,故此他俩才选择杀人灭口!”

然而这个借口分明就是胡扯,吴俊振直接反驳道“呸狗县官,我等乃是才来县城,初来乍到怎会知晓魏府?又怎知魏府公子的新欢?况且我等是奉大明南直隶兵部尚书之令的北上军户,怎会缺那点银两?”

狡猾的明武清县知县辩驳道“那这兵荒马乱的,谁知道你们是不是真的大明军户?还是冒名顶替的?再说了眼下危机四伏尔等却要北上,莫不是想投降流寇做大顺的军户?”

面对这通诬陷刘瑞林也开始反驳了,他说道“如果我们是假军户那么县主殿下呢?她也是假的吗?而且知县大人胡乱加害我等军户就不怕朝廷怪罪下来吗?”

此话可谓是激怒了县太爷,他立马挽起袖子拿出令牌扔了出去,大声喊道“午时三刻已到休要多言!给本官斩首示众。”

台上的刽子手听到斩刑令之后,当即就喝了一口酒吐在有环的鬼头大刀上面准备挥刀行刑。

围观群众们纷纷觉得有些冤情,毕竟吴俊振可是带头提出了夜巡捉拿凶手的,而且也有人怀疑正常情况下普通人杀人怎么可能没有痕迹?明显就不是人为的,再加之吴俊振入城之前曾与马维帮助过百姓让他们得已进城避难,故此有些场外百姓替他喊冤。

由于事情闹得很大连在府中闭关的前明司礼监秉笔太监:曹化淳,也走出府来到菜市口围观,他见到往日自己提拔升迁的知县正在办案便停下来瞧了一会。

就在这时突然有士兵急匆匆地跑过来喊道“大人、大人不好了!刀下留人啊!”

刽子手们听到这句话连忙停止行刑,法场上坐着的明武清县知县连忙起身走到台前,士兵跑过来在他耳边小声说道“知县大人不好了!有明军杀过来了,卫指挥所那边已经降了!眼下部总大人手下的顺军兵败落荒而逃,让小的前来禀报叫您速速带上他府中的县主殿下与他们做护身符逃吧!”

被惊呆的县太爷心想;若是有明军杀过来的话!那么武清卫指挥使必定会被放出来,这样一来所有事情都会露馅的,而他顾不得那么多了!害怕明军会杀过来他当即慌慌张张地下令道“那个魏员外,本官见台下百姓喊冤之人如此之多,想必定是有冤情!不如改日再斩把!先收押了。”

可是魏府老爷哪管这些啊!直接吼道“老夫不管什么冤不冤的!今日你知县大人必须给一个说法,得有个人替我儿与夫人偿命。”

话音刚落远处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整装待发绚蓝色布面甲,红色朱漆勇字盔的明军部队朝这边跑来。

眼看情况不对劲明武清县知县连忙带人撤离,混乱中百姓被明军们搞得鸡飞狗跳四处乱跑,魏府老爷慌乱中被人群踩死,而前明司礼监秉笔太监:曹化淳,在随从保护下逃过一劫。

吴俊振与刘瑞林被明军士兵们解救下来,只是见到他们吴俊振有些奇怪,当场询问他们是哪支军队?

明军们回答道“我们奉大明新任皇帝之令前来收复卫所,改奉朔明年为义兴元年,不再尊先皇的崇祯年号。”

他俩听到这句话更是一头雾水?心想;京城还有别的皇室后裔登基了?

熟知大明战事的刘瑞林询问明军本朝何人称帝,在了解到是皇太子宋亲王:朱慈烺,即位时让他很是高兴,连忙跪下来对着天祈祷道“苍天呢!终于开恩了,先皇陛下在天之灵也能够如愿以偿,今皇太子已然登基振兴我大明,收复河山指日可待。”

可转念一想他又觉得奇怪到底是谁拥立皇太子宋亲王殿下为帝的呢?

根本明军士兵们透露乃是大明宁远卫总镇总兵兼平西伯:吴三桂,他在拥立皇太子宋亲王殿下即位之后还被加封为与大明开国时期的明中山郡王兼征虏大将军:徐达,上的镇远大将军名号一样,几乎在整个北直隶京畿甚至山东承宣布政使司、万全行都指挥使司、山西行都指挥使司、大宁都指挥使司一代的北方地区就属明平西伯最牛了。

得知是此人拥立的大明新帝,瞬间就让刘瑞林觉得有些不安!因为明平西伯乃是在北直隶山海卫关外的辽东都指挥使司宁远卫镇守,怎会仓促入京拥立皇太子宋亲王殿下?而且明平西伯为人奸诈有匹夫之勇,莫非想当第二个汉帝国的凉州牧相国:董卓,还是当汉帝国的丞相兼魏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可当前吴俊振并不懂大明这些国事,他只知道眼下旱魃之事以及县主殿下还在他们手里得去救回来,便以大明天津右卫试百户身份带领明军追击的县太爷弄清楚情况,毕竟他知道一些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