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大凌河决战(1 / 2)

 易浩然观察了这几天,发现王瑾部和他的预判完全不同。

根据易浩然的观察,王瑾汇报的兵数虚头很少,甚至还有少报瞒报的,似乎是在故意隐藏兵力。而且他对于银子并不太在意,向军需索要的主要是食品和被服。

这种做派可不像是要吃空饷的,易浩然决定再进一步观察。

因为大战在即,孙承宗这几天给各部队敞开了供应粮食。既然饭能吃饱,王瑾就下令部队每天都得出操,这在其他部队是闻所未闻的。难民们吃了几天好饭,身体也恢复些了,王瑾也安排他们做点简单的队列训练。

每天晚上营中都有人说书,王瑾现在毕竟是冒充千总,不能再自己说书了,目前军中说书的是他在武清捡到的一个说书先生,也是因己巳之变而产生的众多难民之一。这位先生的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基本上就是对着嘉靖本的《三国演义》照本宣科。不过毕竟是军中唯一的娱乐活动,士兵们还是爱听。

谢澍每天都会教一些士兵识字,这让易浩然尤其震惊。在明军中,即便是中高级军官也有不少是文盲,从来没人认为士兵需要识字。

最让易浩然不解的还是王瑾部的伙食。他曾经在吃饭时突然拜访王瑾,发现王瑾、高杰、辛思忠、谢澍这些军官和普通士兵一样吃的是一碗饭、一碗炖菜,夜不收和伤病员待遇好一些,一天吃三顿饭。招待易浩然的饭菜是单独做的,一日两餐,但是有三菜一汤。

易浩然还发现有的士兵多拿了一些食物。黄色俊解释说,这是因为粮台上给每个士兵都发了一些银子作为嫖资,但并不是每个士兵都会去嫖,那些没去的人就把银子交回粮台换成食物。每当有士兵表现出色,王瑾也都以酒肉犒赏,不发银钱。

这支军队竟然不发军饷?别的将领就算克扣军饷,也总不会一点都不发。尤其是现在马上要打仗了,各营全都补发军饷,王瑾居然不许士兵手中留一钱银子。可这支军队的精神状态却一点都没有长期欠饷的迹象,他们的伙食明显好于其他部队,连马吃的都是新到的上好黑豆。他们的服装和鞋子十分整齐,铠甲和车辆虽然没有条件换新的,也都请铁匠和木匠把破损的地方修好了。很显然,士兵的军饷都被挪用来做这些事了。

易浩然早年效力于辽东经略袁应泰,从军十余年,所见军队无论明军还是金军,士兵们从军服役都是为了一个“钱”字。钱给足了,明军士兵们敢顶着枪林弹雨冲锋;给得不够,他们就敢公然抗命;要是压根不给,他们连巡抚都敢打。王瑾是如何做到不发军饷也能让军队士气高昂的,易浩然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不发军饷并不是什么先进的制度,只是由于陕西、山西灾荒严重,粮食取代白银成为了最能被士兵接受的硬通货。所以,闯营用远高于饥民的伙食待遇取代了军饷。在关宁军这样的部队里,发军饷依然是最有效的鼓舞士气的办法。只是对于闯军士兵来说,他们都是没家的人,拿了银子也只有吃和嫖两种用途。王瑾提高了伙食配给标准,又给了他们嫖资,他们就非常满意了。

易浩然现在完全糊涂了,这支兵马绝不是乌合之众,但也绝不是正常的官军。他把自己的发现一五一十报告给了孙承宗,孙承宗指示易浩然,大战在即,不要多生枝节。待到大凌河解围,就算将他们全营缴械审问也并非难事。

王瑾自然也感觉到了来自孙承宗和易浩然的不信任,但是他已经想好了解决方案。毕竟这些人中,只有他一个知道九月二十三日那天出战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