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刘芳亮的婚事(2 / 2)

最重要的是,双方的实力差距太悬殊了。葡萄牙人在海上足够让全广东的水师喝一壶,但闯军的陆师要进攻澳门,也不比打某个乡绅的土围子更困难。澳门的防御工事是针对荷兰人或英国人从海上来袭而修建的,对明朝一侧的防御十分薄弱,因为以明朝的人力优势,只要他们铁了心要打澳门,肯定能打得下来,靠武力保护澳门是没有用的。

中国可以不和葡萄牙人贸易,荷兰人和英国人巴不得来一场地震击沉澳门,好抢占葡萄牙人的市场份额。但已经失去了科伦坡和马斯喀特的葡萄牙绝不能再承受失去澳门的损失,种种迹象表明,荷兰人将对马六甲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因此澳门方面绝不能和闯军翻脸。就算王瑾提出的一系列条件在他们看来十分苛刻,也总比直接被赶出澳门要好。

在湛江、汕头、淡水这三处准备对外开放的地方,都一开始就设立了县衙门,驻扎军队,严防再出现澳门这样国中之国的情况。但有一点李自成很疑惑,潮州、雷州有足够的生丝、瓷器支撑一个贸易港口吗?这两个地方都与西江水系不连通,交通远不如广州方便。

他没考虑到,有一种“商品”是无穷无尽的——人。除非农业技术再发生重大进步,否则就算推广了一些高产作物,广东的人口承载力也终究是有限的。老百姓敞开了生孩子,三十年人口就能翻一倍,既没有农药化肥,也没有拖拉机,更没有与现代农业配套的一系列技术,靠垦荒和推广现有技术,农产品产量的增长速度绝对追不上人口增加速度。

那么,多出来的人口要安置到哪里?是留在广东等着饿死或者新的农民起义爆发,乃至于直接用溺婴来“控制人口”,还是卖去东南亚甚至美洲做名义上的长工,实质上的奴隶?

王瑾也不愿意这么做,但他也实在想不出别的办法。他能保证不强制抓捕劳工,却不可能禁止那些在广东无以谋生的人出海。就算他禁止了,偷渡会依然猖獗,出海劳工的待遇只有更差。

“好了,大喜的日子,不提这些了。芳亮一成婚,我们这些老兄弟里除了王瑾可就都有老婆了。”李自成重重拍了拍刘芳亮的肩膀,“你小子这婚结得也够晚的,有的兄弟的儿子都已经结婚了。”

把这么多闯军高级将领聚起来的不是军情,而是刘芳亮的婚事,所娶之人是张家玉的妹妹张石宝。

刘芳亮是闯军高级将领中除了王瑾之外最后一个成婚的,他一直觉得在行军过程之中结婚太草率,到头来军务顾不上,家里也顾不上,现在有了根据地,他也该安心考虑亲事了。

封建礼教也有封建礼教的好处,虽然闯军兄弟到了南方之后有不少纳妾的,但却没有谁敢休了糟糠之妻另娶。所以娶南方士人家庭出身女子为正妻的,刘芳亮还是头一个。之所以向张石宝提亲,原因也很简单,刘芳亮看了一群主动找他提亲的人,觉得这帮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甚至裹脚的小姐和自己这种武夫是过不到一起去的,而他认识的女人中,唯一一个习武的就是张石宝,于是他就上门提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