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拍卖(上)(2 / 2)

……

随着主持人话落,下面的买家也开始有出价的,但实际上真正出价的人并不算多。谁都知道这是一个好东西,可是同样也知道这是一个非常烫手的东西。

天下人都知道这是大陈帝国的国宝,而大陈又是四大帝国中最富裕的,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主动把皇室收藏的宝贝拿出来换钱。这“月夜莹霜”显然是被人偷出来的,不是出了内鬼就是进了外贼。

估计大陈官府此刻正满天下的找这大胆的贼人。不管是谁买了这个东西都要提心吊胆的藏着,一旦被大陈帝国知道,那就肯定会被视为冒犯帝国尊严的敌人,大陈必欲除之而后快。

在座的这些人不管背后的势力是何等强大,恐怕都得罪不起一个强大的帝国。

就算是另外三大帝国的皇室,只要不是有什么极特殊的用途,应该也犯不着为了一套玉器而得罪大陈,起码刘远风这个大汉亲王是这么想的。

最后这套“月夜莹霜”以十三万四千两银子成交。看主持人无奈的表情,似乎对这个价格并不十分满意。

但刘远风倒是觉得已经不低了,在他看来,花这么多钱买这么一套烫手的东西回去,这人恐怕要么是嗜玉如命的超级爱好者,要么就是有什么特殊的用途。

“各位贵客,下面我们就要开始拍卖今天的第二件商品了,不过这第二件商品不是什么实物,但却比一般的实物更有吸引力,那就是大齐帝国一个府尹的实缺,且保证任职时间不少于三年。

具体是哪郡哪府恕我不能说出来,这也是为了保护买家在上任后不被发现身份。

我只能保证这个府绝对不是什么穷苦的地方,买家在拍下后不得询问卖家的身份,需先付一半银两作为定金,卖家保证三个月内办成上任,上任后一个月内需缴清余款。

我们拍卖场作为担保人,如果买家支付定金三个月后没能上任,我们拍卖场赔偿两倍定金给买家。如果上任后在三年内因为非买家的原因被撤职,且卖家没能为买家调换同等职位,我们拍卖场同样担保退回全部银两。

所以各位可以放心,此事绝对安全。起拍价十万两银子,每次加价至少两千两。”

这个拍品可以说让刘远风更是吃惊,大齐帝国实行的是郡、府、县三级制,一个府尹就是这一府的最高行政长官,承上启下,作用重要。

不仅官职不算小,而且油水更是多,既不像高级官员那样远离基层没法直接刮地皮,又不像县令这种小官管的地小人少刮的油水有限。

并且这府尹还能有很多机会接触到高级官员,也就是有更大的上升空间。

没想到堂堂大齐帝国的官位竟然可以在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拍卖场公开拍卖。

要说卖官鬻爵在各国都不是什么稀奇事,但通过这种方式来卖就有意思了,这种卖法与寻常卖官的方式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隐秘。

连买官的人都不知道是谁卖给自己的,交易的拍卖场又在魏国境内,就算买官的人出了事,也没人能查到是谁卖的官。

更有趣的地方在于卖家必然是知道买家信息的,到时候如有必要,卖家还可以此为把柄要挟买家,迫使买官的人为自己办事。真可谓是进退自如的算计。

刘远风都不得不佩服这个卖家了,不知道这又是哪位大齐的高层偷偷通过这种方式在为自己圈钱的同时,又暗暗布下无人知道的棋子。想到这里,刘远风对于自己的齐国之行越来越期待了。

在座的这些人背后虽然都有着不菲的身价和不低的地位,但如果能这么简单的得到一个府尹实缺,对于大部分家族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越是大的家族越是子弟众多,不可能人人都得到好的安排,而又不会有人嫌自己家族里做官的人少,尤其是这样的实缺、肥缺,买到这个名额回去分配给合适的家族子弟无疑会加强自己家族的实力,何况上任后刮刮地皮这银子又回来了,绝对是稳赚不赔。

与“月夜莹霜”相比,这个拍品不仅更实用,而且起码看起来很安全,所以出价的人很多。

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价,最终这个府尹实缺被人以二十一万八千两银子拍下。刘远风啧啧嘴,心里想着这大齐作为四大帝国中人口最多的国家,各级地方官的油水可比大汉多多了,根据他掌握的情报,在大汉国内,与大齐的府尹地位相当的官职可绝对卖不上这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