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借天命(四)(2 / 2)

陈旭日在椅子上坐好,想了想,笑着邀请道:“太客气了,我哪里当得什么小爷。这许多饭菜,一人用着甚是无趣,小三陪我一起吃些好吧?”

陈旭日毕竟受了多年的现代教育,一时间对这种森严的等级制度颇不习惯。心里边,他不认为自己矮了那些个所谓的八旗亲贵一头,也断不会认为做下人的比如小三就矮了自己一头。

之所以出言邀请,却是想到自己此刻充其量一个汉人家的孩子,未必就比亲王府上的一个内侍身分更高,况且孩子说话行事应该没那么多顾忌,说出这种话该当符合身份才是。

自己既是顶了个“神迹”的幌子,今个儿夜里一言一行,必会一一为人所知。总该做出些符合年龄身分的事。

小三先是道谢,接着才笑着推拒,“小爷说笑了,福晋吩咐过,您是贵客,小三可不敢逾矩跟您一桌共餐。多谢小爷惦记,小三用过饭了。”

王公之家用来待客的饭菜,比之自家好了不知几多。陈旭日该吃吃该喝喝,放开肚皮吃了个尽兴。

菜是好菜,味道也烹制的不差,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少了一壶酒。这大冷天的,小饮一杯,既解乏又活血,岂不是大善?

现代社会,陈旭日常听说东北人善饮酒,说那边的女人能用糖瓷缸子喝酒,真正的巾帼不让须眉,比许多的男人还海量。

只不知这时候的满人如何?就可惜他年纪在这儿摆着,想喝酒,怕是一年两年内没这份口福了。

吃罢饭,另有人负责收拾,小三捧上杯热茶,两个“孩子”在灯下说了会儿话。

这位名唤小三的内侍,虽年仅十二,却是六岁就净身了,在安王府服务差不多也有五年之久。

他旧时在家里行三,上面另有两个哥哥,家里在前朝时,也是正经的书香传家。只是家道败落,彼时一个哥哥生病无钱求医,母亲忧急之下,身体也出了差错,家里老的老病的病,父母被迫想要另一个哥哥走这条无奈的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三年小,自幼受两个兄长爱护,他想哥哥比自己有用,能更好的照顾家人,而且哥哥喜欢读书,正是一家人的希望,遂自靠奋勇,顶替了哥哥。

从小三简短的叙述里,陈旭日差不多可以肯定一件事:这安亲王为人不错,对下人对汉人都称得上和善。他乐观的琢磨:自己便是入宫不成,碰到这位安亲王,应该也没有性命之忧吧?

小三果然是个伶俐人,他这边刚偏头掩嘴打了个呵欠,就立刻起身,用了自责的口气道:“小三多嘴了,小爷想是困了,时间不早,小爷原该早些歇息。”

陈旭日真是乏了,却不虚言推辞。身子一沾床,睡意这可就上来了。

床铺熏了藏香,嗅进鼻里边,很些安心定神的效果。他满意的打了个滚,小三放开绵软的被子给他盖上、掖好。轻声说自己歇在外屋,夜里有需要只管喊一声即可。

灯一熄,屋里黑了下来。屋外风声隐隐传进来,北风紧,吹下来些许散碎雪花。

陈旭日不由庆幸自己的运气,多亏是逮到了人。不然,按他头前打算,这会儿工夫哪里有福气享用美食温被?这样天气里须得在外面耽搁,一边绞尽脑汁要寻哪家王公帮着做引路人,一边担心被人轰出来,或是冲撞了哪路煞神,仔细惹来无妄之灾。

陈旭日打了个呵欠。甭管一觉醒来要面对什么样的波折,此刻他要睡了,养足了体力,有了精神才能做事。若一切顺利,明天还有一场倏关生死的硬仗要打。

光脚的还怕穿鞋的?

这是他最后一个清醒的意识,再打个呵欠,挪挪身体,极短的时间里,陈旭日就向周公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