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 2)

在兄妹三人,李达明虽然最大,最骄惯,但小时候,体质却最弱,动不动就生病,受得苦也最多。</p>

一周岁多,刚会走路,突然腿不红不肿,但站不起来,不能走路了,只能用手在地上移动。李达明的父母慌了,抱着李达明跑村里、镇里、县里,到处找医生,希望能看好李达明的腿。那时候也没有汽车,只能用两条腿跑,最奢侈交通工具就是坐自行车。那时医疗条件更差,从中医看到西医,既没有看出是啥毛病,当然更是没有见到什么治疗效果了。后来甚至是因为敷中药,把膝盖弄破了,然后发炎,找西医,西医说你先回去把外面治好,找中医,中医说,你这个腿我治不好。所有人都绝望了,认为李达明肯定瘫了,不可能能走路了。无可奈何之下,李达明父母只能听从村里的赤脚医生沈独膀子的话,孤注一掷了。</p>

沈独膀子是周边几个村有名的赤脚医生,但他是一个独臂,无法种地,就学了一些中医,后来又自学了一些西医。他认为李达明是膝盖里面韧带发炎化脓,因此建议,用针管伸进膝盖里去,把脓水吸出来,然后再注些消炎药进去消炎应该能治好。</p>

没有办法,只能是死马当作活马医了。但没有想到竟然治好了,虽然有些摇摇晃晃,但李达明又能走路了。</p>

这些李达明都记不得了,都李达明父母跟李达明讲的。但李达明记得自己家堂屋的东山墙上曾经挂着一张黑色的像照片底片的片子。母亲告诉李达明那就是他在县城看病时,在县医院拍的片子。后来被李达明自己偷偷拿下来,当作玩具玩后就丢了,找不到了。现在李达明常常想,如果那时片子没有被自己扔了,一定请医生再看看,到底是什么毛病,让那么多医生都束手无措。</p>

后来一次,李达明就有记忆了。但是已经记不得是几岁了,反正自己经上小学了,可能不是一年级时,就是二年级的时候。</p>

一个夏天的下午,天气闷热,李达明的父母正在睡午觉,李达明兄妹三个不愿意睡午觉,正在门口玩。</p>

突然,天色暗了下来,雷声滚滚,眼看就下雨了。李达明赶紧跑回家,到父母的房里喊道,“爸、妈,要下雨了”,然后准备跑出去可能是准备收衣服之类的。这时弟弟李达俊从外面到家里来,手里推着草叉当玩具,一边推一边喊,“下雨了!下雨了!”</p>

</p>

草叉是什么?可能有些城里的朋友不知道。过去农村没有液化气,很少有煤球炉,大家都主要烧草做饭。草叉是铁制的,主要是晒草时翻草叉草用的,有两根弧形向弯曲的叉尖,因为经常翻草,被磨得又尖又亮。</p>

李达明刚准备从父母房里跑出来,从堂屋然后到出去,根本就没有想到危险。他从房里跑出来,正好弟弟李达俊推着草叉到父母房的门口,李达明两足脚就都踩在了草叉的叉尖上,当时就鲜淋漓。</p>

怎么痛,李达明已经记不得了。反正李达明只记得好像没有上医院,就把村里的赤脚医生请来处理了一下,第二年插秧季节,脚还没有好。每天早上上学,还好一些,扶着墙慢慢地能走到学校。中午放学时,因为整个上午长时间坐着不动,脚肿胀得厉害,根本不能走路,只能让人背回家。记得有一天中午放学,李达明的堂叔叔李克书把李达明好不容易背回家却发现家里没有人。后来,有人告诉李达明,他父母在帮助村里另外一户人家插秧。于是,李达明就用一个板凳慢慢挪到了那家。然后坐他家门口等父母回家吃午饭。</p>

日子虽然艰难,虽然自己不识字,虽然家里劳力不够,李达明的父母却十分关注三个孩子的学习,因此,李达明和弟弟李达俊在一个普通农村联办中学,竟然都考上了省重点高中——镇淮市中学,三年后竟然又考上了大学。</p>

对农村人来讲,考上学校看起来光荣,实际上也是灾难,家里根本拿不出太多钱来给李达明上学。</p>

大学开学之前,整个暑假李达明都随舅舅在外面打工,给泥瓦匠做小区。</p>

终于,家里在借遍了所有的亲戚后,才凑足开学的费用。(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