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收获时间(2 / 2)

而美国也和德克萨斯国(州)形成同盟,为了吞并德克萨斯国(州)而假意示好。先前德克萨斯国(州)被墨西哥打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割地条约,所以德克萨斯国(州)真心的投奔美国,而美国也将和墨西哥发生战争。

1838年9月,沙俄派遣了20万人远东军,与清国开战。此时驻扎在清俄边境上的北方军团,只有10万人。

英国没有成为第一个和大清开战的列强,沙俄却成为了第一个和大清开战的列强。这个选择俄罗斯的轮回者,还真是一个急性子啊。

当是时,沙俄在欧洲战场上,能吞并的都被吞并了,但一些实力强的国家,他们不敢招惹。他们并不擅长处于和平状态,他们的沙文主义不允许他们太长时间处在和平状态,所以他们把眼光瞄上了阿富汗。

如果大清能够攻击阿富汗,而沙俄以正义的身份解救阿富汗。那就能如同吞并格鲁吉亚一般,名利双收。

可是大清却没有攻击阿富汗,于是扮演沙皇的轮回者就开始以小人之心度小人之腹了。如果沙俄攻击阿富汗,而大清却趁机以正义的名义占有阿富汗,那么沙俄就亏大了。

因为每个轮回者都清楚阿富汗的重要性,所以如果沙俄真的攻击阿富汗了,我绝对会去捡便宜。

从战略意义的角度上讲,东亚三个最重要的地方,马六甲海峡,阿富汗,以及大清国领土台湾。这三个地区都是重要通道之地,在《孙子兵法》里被称为交地,或曰四战之地,是兵家必争之地。

军事上,把这些地方称之为节点,就如围棋上,下子要落到线与线交叉处一般。谁能够霸有这些地方,谁在东亚的局势上,就能掌控主动。

所以沙俄干脆直接与清国开战,远在圣彼得堡的沙皇,只知道大清国的蒙古驻扎着10万大军的情报。所以他根本不知道,这10万人手中拿着什么样的武器。

他只通过报纸知道,大清国比历史上的强一些,手里有枪。可是他却认不出那些枪是什么枪,以他的经验判断那些枪估计就是毛火枪,最简单的那种,毕竟大清国科技太落后了。

而我呢,也是心里紧张,我也错误的以为沙俄太强大了。毕竟它现在是游戏开始以来,是向外扩张最多的一个国家,吞并其它国家最多的一个。英国虽然面积大,但是英国的那些土地都是初始的,主神一开始就给予的。而沙俄,已经把整个东欧所有国家全部吞了……

也就是说目前沙俄是成绩最好的。所以我在听闻沙俄与大清宣战的消息后,我好紧张啊。

可是,战争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我已经完全舒心了。因为,从战报上分析,沙俄的武器科技落后大清太多。

像我这样能够兑换物理学、工业学、炼钢学、化学、医学、宗教学的轮回者,太少了。

大部分轮回者都觉得兑换这些是没用的,例如在《三国》里,科技都完全被主神限定好了。

大部分轮回者宁愿多兑换一些属性,也不愿把奖励点用来赌博一般兑换这些貌似没用的知识。

我在《日本战国》任务里就看到了主神的这种趋势,渐渐放开的趋势。特别是我知道主神是要培养和挑选人才,必定会越来越真实的模拟。所以,我兑换了那些普通轮回场景用不到的知识。

我赌对了,所以,十分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清俄双方在国土线上交战,却是人少的大清,通过道光皇帝亲自设计的道光速射步枪,不断进攻。而沙俄一方却多以守势度日。

沙皇在接到前线战书的时候,完全惊讶了,这难道还是历史上那个孱弱的清国吗?怎么科技会这么发达?不平衡啊,难道是g不成。

忽然沙皇得出了一个可怕的结论。也许是主神装成普通轮回者和来大家玩,如果这个假设成立的话,那就实在太悲剧了。

我如果知道这位选沙俄的轮回者心中的想法,一定会十分佩服这位轮回者的直觉。因为,我被未来的我告知,我的未来将会成为十星主神,也就是说,他确实是在和一个主神战斗。

呃……成为主神的事情,似乎还不确定,还有《异次元杀阵2》要通过。只能说,大概,也许能成为吧……

一切都先活下来再说吧。

1838年10月,我国境内蒙古海拉尔、科布多、图瓦、库伦地区都陷入了战争,但优势的却是大清的军队,他们时常把入侵者成建制的消灭。

在我完全放心了北疆的局势以后,我又继续把重心放到了日常工作中了。

此时,我对西方列强,已经完全的有信心了,就如一个普通人,通过战斗发现自己已经是绝世高手了。于是我命令林则徐,加大力度疯狂地取缔鸦片。这一次我的决心,是异常之坚决。

要说对鸦片的态度,我以前并不敢太上心,那是因为我当时正处于与东南亚的战争中,如果扫荡毒品太积极,英国恼羞成怒之下进攻我国沿海地区,我就悲剧了。

因为我对西方列强的科技不确定,那时候我完全没有信心。所以,随便把事情交给了林则徐,而不自己从旁指导。

可现在,我把一些后世的禁毒办法介绍给了林则徐,如建立戒毒所,法律上增添反毒品法之类的。总之,我道光皇帝办事情一积极起来,所有情况都慢慢变好了。

西方列强,你们来吧,我不怕你们了。

1838年12月,林则徐完美的完成了任务,大清真正做到了全面禁烟。英国人被惹怒了,他们在思考着,是不是与俄罗斯一起合击大清。

可是英国一直把俄罗斯看成自己最危险的对手,俄罗斯的壮大是英国不愿看到的。于是,看来要进行一场上议院的投票表决了吧。

不久后,英国上议院表决,不同意对清国出兵。理由,旁遮普战争陷入泥潭。哎,英国海军世界第一,但陆军却不强大,这是英国最大的郁闷。

而且军费预算里,海军想要一直保持强大,就必须一直支付着高预算。而陆军嘛,英国的陆军是后妈养的,没奶喝的。

我了解到,其实女王是想打大清的,但是议会里有很多来自东印度公司的势力,那些人还是希望打旁遮普,所以在民主的制度下,女王被掣肘了。

1839年1月,西班牙第一次王室之战结束。选西班牙的那位轮回者也终于松了一口气了。

1839年2月,我接到了来自前线的总指挥官,僧格林沁的来信,他询问我要不要反攻沙俄?

原来,清俄战争胶着中,清国已经有了绝对的优势,和占据了战场上的主动。僧格林沁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将领,但他不太清楚帝国皇帝内心的想法,所以写了此封信。

也就是说,现在只要我下旨,大清的北方军团就能反攻进沙俄的领土。沙俄就偷鸡不成蚀把米。

可是,面对着这样的诱惑,我却写了回信,没有下旨出兵。

我永远不会忘记,拿破仑、以及后世希特勒失败的例子。

即使3月春天开始远征沙俄,我不相信战斗能在下一个冬天来临之际结束。我不可能9个月吞并沙俄。所以我选择了放弃。

因为只要我下旨了,拿破仑和希特勒的失败就将成为我的失败。北方军团将没有一个人,能够活着回来。

俄罗斯,由于其恶劣的气候,所以他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有着先天的优势。任何想要侵略俄罗斯的人,都将被冰雪的威力下,外加上俄方的游击战,最后导致,没有给养,全军覆没。

甚至于,在后世的21世纪,美国这样的科技强国,都不敢把俄罗斯惹得发狂。甚至一旦俄罗斯有发狂倾向,美国就会降下自己超级大国的身份,低声下气的和俄罗斯开一场会来消除“误会”。

尤其是在日本地区东北岛的主权问题上,美国前所未有的谦虚,不帮自己的小弟出头。反观之,在的主权问题上,美国却咄咄逼人,不断帮助自己小弟出头,难道认为中国人好欺负吗?

我给僧格林沁写了一封回信,信上我简要的分析了俄罗斯的地理环境还有俄罗斯不可能被吞并的理论。而后分析了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我们的部队只要能把入侵者赶出家园就行了。

我给僧格林沁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尽量使得战争成本最小化。

战争就是烧钱的玩意,优秀的统治者把战争看成是做生意。获得大于成本,就算成功了。获得小于成本,就亏本了。其实事情很简单,没多大复杂的。

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好战必亡和忘战必危,其中好战必亡的理论其实是错误的。这原因是因为古代的中国人每一个朝代,都是在进行着亏本的战争,甚至包括大汉帝国在内,战争方法都不对。

如果每次打仗都是亏本的战争,那么打一两次的确无所谓,可是打无数次,那就必然好战必亡了。可是,如果打盈利的战争呢?

其实英国可以算是一个教育世界的老师,虽然他是靠打人来教育世界的,但是英国确实教会了大家如何正确的进行战争,尽量节约战争成本,尽量扩大战争收益,每一次都是盈利的生意,自然越战越强,最后形成了控制着世界三分之一领土的日不落帝国。

也就是说,在北方军团上,多投入一点资金都是亏损,而在南方军团上,将能获得不错的资本报酬率。以一个生意人的眼光来看,自然在军费预算上选择支持南方军团。

所以自然的,因为没有预算支持,对北方军团的要求也不能高,给他们的目标就是把沙俄的侵略者赶出大清国就行了。不要求他们反过去侵略沙俄。

但是,对于南方军团,我希望他们能尽快解决安南等地层出不穷的起义问题。关于具体方法,应该学着英国之于印度,用安南人管理安南人,拉一波打一波。其实事情很简单的。

现在情况,各新式学校还在源源不断为我补充着兵员。凡是合格的新式军人,北方人在京城集结,南方人在广州集结。

因为我一直准备着防备鸦片战争,在我的字典里,我不愿香港被割出去。所以广州嘛,自然是一个聚兵的好地方,干什么都能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