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礼物 2(2 / 2)

脑域科技树 中帝人 0 字 2021-08-12

马由话锋一转,直率地指出,若华国不注重技术引进和消化,盲目满足于制造大国而非制造强国,可能沦为外资加工场、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用的世界工厂的窘境,产品绝大多数利润被外企拿走。

发展经济,解决就业是当前主旋律,钱少赚点不可怕。但可怕就是,若大多数企业自身没有投资研发,没有“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觉悟,指望西方国家良心发现,配合我们实现“市场换技术”策略,简直就是一厢情愿。

制造大国目标容易实现,但制造强国尚需现在开始,从产业结构等各方面就开始优化和技术创新的引导。

他特别提到,面临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中低端制造业,既是机会,也容易产生虚假繁荣的假象、一些大型国企很容易被麻痹,最终导致10年后进步甚微,还可能丢掉华国长期坚持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以汽车产业里的合资企业举例,几大国企都在引进外资,实行“市场换技术”的策略。未来15-20年(2019年),全国汽车产销将达2500余万辆,位列全球前列。但赚取的利润仅629。其中主要的6家车企,利润总额为1366亿美元,还不如丰田或大众任何一家车企的利润额度。如此实例,马由都是用极为详尽的数据推测出来,与前世实际发生的数据几乎相等。

企业利润低,导致缺乏资金投资研发,研发成果少,就只能给别人缴纳专利费用,甚至高价都买不到别人的核心技术,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他还举例了不少计算机行业的龙头企业,满足于组装电脑的低级层面。自身不投资研发,最终可能几十年过去,除了赚取了国人一些钱财,技术领域却一无所获。一旦被西方封锁,则十分被动。

再举例了正在发生各地大型国企盲目引进外国落后技术,导致宝贵外汇的巨大浪费。尤其是在钢铁、汽车、圆晶等产业问题特别突出,甚至有些地方有点病急乱投医之嫌。如何针对国企的合资进行合理的评估及严谨的审批,而不应为了拉投资,而放任自流。

……

他的这些“预测”,尤其是实例,让在座的一些领导及专家们,既有惊叹,也有汗颜。心里也有了不少感触和想法。

马由没有只当“批评家”提出问题,更是提出了不少解决问题的建议。

例如:在顺势而为承接产业转移,培养产业工人,熟悉国际工业化流程同时,应注重在引资合作开始,就应重视合约的严谨和严肃性。专门约定引进技术的条款,可容忍对方只转让部分技术或落后的技术。但应拒绝只加工、不谈技术的懒惰思维。

华国的廉价人工不会永远存在,10多年后,人工工资将大幅度提升,到那个时候,国外资本又会大幅度将产业转移到东南亚等低成本国家。届时,华国将面临制造业大量外流的尴尬局面。

再如:他特别强调了研发的艰辛,以及法律层面对技术和其他专利、著作权的保护。才能激发创作及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建议国家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至于不是建议成立一个国家机构,而是市场化第三方机构,就是防止新的腐败温床),追溯和鉴别专项科研资金投入后,所产生的技术成果真伪。坚决杜绝“论文式”研究,并应制定以实用专利数量和质量上等标准,进行综合考核。同时也应将研发成果、利润递增速度等指标与国企、科研院校管理者的任用和责任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