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陈少毅在《摩登保镖》的票房分成(2 / 2)

目前香港一地的票房分成一般是四六分成,即制片商四成,院线六成,而由于许氏兄弟公司是嘉禾的卫星公司,分成比一般制片商略高,可以分到四点五成。这部《摩登保镖》的版权给了许氏兄弟公司,陈少毅当然是把《摩登保镖》按在许氏兄弟公司的头上,因此票房分成至少有四点五成。

本来这个分成还不错,可是许贯文不想啊,这部影片他们许氏兄弟才只有百分之三十的利润分成。因此许贯文够给力啊,经过他一阵软磨硬磨,最终让嘉禾答应给他们的分成达到了四点八成,虽然只增加了区区的零点三成,但是当数字庞大到两千多万就非常的可怕了,再说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啊。而且四点八成的票房分成在香港是从未出现了的,即使李晓龙时期也是没有这个先例的,这也体现了许氏兄弟目前在影坛的影响力有多大。

废话不多说,两千一百多万的四点八成还是有一千多万,而这部《摩登保镖》的总体投资额是五百万,也就是说整整给翻了一倍。陈少毅到手的也有七百万,不过由于还要交税,最后到手的只有六百多万。

经过这一战,陈少毅大概净赚了三百万港币左右,这笔钱是已经拿到手上的了。

可是别急,这还只是香港一地的票房分成,后面《摩登保镖》还将要卖到外埠,而《摩登保镖》在外埠上映的话,陈少毅又可以得到一笔非常庞大的分红。

七十年代之前,香港影坛是邵氏的天下,经过邵氏兄弟的轮番开发,香港电影在东亚和东南亚各国都有非常大的名气。而进入七十年代之后,香港又冒出了个嘉禾,由于嘉禾和邵氏的激烈竞争,双方都各尽所能,希望一举把对方干趴下,这个时候影片的质量是非常优秀的,特别是李晓龙时期。

因此七十年代之后,香港电影在东亚和东南亚已经是具有非常强大的统治力了(除了大陆和曰本,一个是内封闭,一个是可抗争),其他地方简直就是香港电影的后花园,倾销地。

所以香港电影进入各国和各个地区的电影市场是非常容易的,票房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升。这也是香港电影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香港能够成为继好莱坞之后,全球第二影片生产地。

如果说美国是世界娱乐的指向标,那么香港电影市场就是东亚和东南亚的晴雨表了,一部香港电影在本土的票房是非常重要的,这决定了外埠引进的力度。一般来说一部香港电影外埠的总体票房是本土票房的两到三倍。

按照这个标准,那么《摩登保镖》在外埠的票房还可以拿到五千万港币左右。

不过在外埠,《摩登保镖》就不可能再有四点八成的分成比例。各个地区的分成不尽相同,有些地区是按照时间计算的,比如第一周分成给多少,第二周分成又给多少,有些地区是按照上座率给分成的,有些地区还必须给中间商一些抽成,计算非常的复杂;因此平均下来的话,也大约只有三成左右的分成而已,那么陈少毅估计自己在外埠至少还可以拿到一千万港币以上的分成。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有两个地方是最黑的,一个是大陆,一个就是美国。大陆引进外片时敢开价一成的票房分成(主要是外片的进口名额非常有限),简直黑得是令人发指;而在美国是不大愿意给外片票房分成的,一般都是直接买断,影片如果优秀的话,制片商损失更大,但影片不优秀的话谁买啊。不过情况也不是绝对,但这两地的黑是出了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