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5章 东北大米起源(2 / 2)

欧皇崛起 太上老牛 0 字 2021-08-15

而就算是按照23.9万亩地来算,也才159平方公里的耕地。但大隅国面积差不多有4500平方千米左右,即使按照最高的23.9万亩耕地算,耕地占比也才二十八分之一,也就是百分之三点五三的样子。</p>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日本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地为主。水稻田什么的,只能在山地河谷和沿海的狭窄平原上开辟。</p>

不过,马林即将出兵占据的北海道石狩平原,那可是4000平方公里的大平原,非常适合种田。而4000平方公里,那可是相当于600万亩啊,是大隅国耕地面积的25倍!即使只开垦六分之一出来,也有100万亩,是大隅国总耕地的4.1倍!</p>

唯一的问题,就是100万亩耕地,至少需要1万户农民来耕作……</p>

当然,这在北美也许是问题。可特喵的在日本,人家最不缺的就是人了!</p>

但肝付水子表示——日本农民太矮小瘦弱,虽然能吃苦,可一家五口也耕不了100亩,50亩就能把他们累得够呛了……</p>

马林想想也是,平均身高一米四多一米五多的小个子们,看起来和小学生差不多高。让他们一家人耕地100亩,简直要人命。就算是华夏农民的理想,也不过是“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由此可见,30亩地,应该是一户人家能够应付得来的规模。而50亩地,就比较吃力了。</p>

此外,肝付水子还提出了一个最大的难题——耕牛问题!</p>

在这个年代的日本,人口不是问题,牛和明朝一样,是大问题!如果是一家人种十亩地以内的话,那么,就算没有牛,家里男劳力自己当牛拉犁,拼死拼活下来,也能勉强应付过去。</p>

可是,如果耕地面积太大,超过20亩地,人力拉犁就不现实了。因为,人的力气和耐力都没有牛强。就算是20亩地,靠人力拉犁,也能把人累趴下。</p>

好在不管是明朝还是日本,人口都很多,每家的田亩一般也就十来亩,甚至只有几亩。所以,缺牛问题不算很大。</p>

但马林想要用1万户耕作50万亩地,那就非得使用牲口拉牛不可了。其实,缺牛的问题,马林发狠的话,倒是可以从东欧购买1万头牛,然后用船运往日本北海道。</p>

可是,日本主要耕作水田。而水田耕地,普通黄牛难以适应那种在水田里长期泡着的环境,容易生病烂蹄子。马耕水田也不行,据马林所知,也就胡建的晋一江马等少数南方的马种,可以适应水田耕地。而且,为了水田耕地,都不钉马掌。因为,钉了马掌泡在水田里,马掌铁定锈坏掉。</p>

对此,马林也是无可奈何。若是旱地,办法倒是多,不但可以用东欧的黄牛,还可以从蒙古引进蒙古马搞马耕。可是水田……</p>

马林表示,只能尽可能用日本人感兴趣的商品,跟他们换耕牛了……</p>

水田耕牛可是宝贵的资源,不管是在大明,还是在日本,都是急缺的战略物资。不过,这个年代,马林也有机会得到一些日本耕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