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奉旨填词柳三变(2 / 2)

所以不管读书人,还是其它人,都不会因为“柳三变”这个名字而排斥,唯独皇帝一般来说不会取,旁人听到这个名字,动念献上的可能性也会小的多。</p>

这就跟当初孔子不喝盗泉的水,差不多的道理。</p>

毕竟当初的宋仁宗,可是直批过“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的,所以后世的皇帝,一般也不会自打脸,人家都不稀罕了我非要给你浮名。</p>

再说了,“三变”这个名字,源于《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p>

也就是说,一个君子,应该给人三种面貌:看上去是庄重严肃的,与他接近之后,发现是温柔敦厚的,听他说话,却又是严厉不苟的。</p>

所以意思也很正,又暗喻了茶香隽永。</p>

桃成蹊越想越觉得妙:“不错不错!锦儿当真聪明!”</p>

他顿了一下又道:“其实咱们这位君王,还是比较仁慈的,只是怕下头的人知道了事多,所以你这么一来,确实是个好办法,因为最势大最不讲理的万家,都不是什么会喝茶的雅人……只除非这茶好到惊天动地,好到让人不惜改名也想要,那就另一说了。”</p>

唐时锦道:“对的。”</p>

炎柏葳道:“只要名气不太响,一般都无事,但若是名头太响,万家人豺狼之性,眈眈逐逐,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他看了她一眼:“你放心,你就算名满茂州,一般也入不了万通的眼。”</p>

唐时锦皱了一下眉。</p>

桃成蹊吃了几口菜,又道:“我听说,太子殿下明年开春,要代帝南巡了……这么一趟下来,他是什么性子的,也差不多能看清了。”</p>

他一边说着,一边哧笑了一声:“皇上对这个儿子,还真是全无保留,路铺平了,饭喂嘴边儿,相比起来,先太子,真像个没娘的孩子一样。”</p>

炎柏葳低头吃饭,没有回答。</p>

唐时锦忽然想起之前锦衣卫,说炎柏葳是先皇后母族的人,这么说来,他跟先太子,岂不就是表兄弟?而且还生在同一天!</p>

唐时锦就问:“先太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p>

炎柏葳的手微顿。</p>

桃成蹊倒是直接答了:“我不曾见过。”</p>

唐时锦道:“你不是京城人士吗?”</p>

“那又如何?”桃成蹊道:“先太子薨时才十四五,那时候我才十岁,祖母护的我紧,从不参加什么宫宴,是真没见过。”</p>

他顿了一下:“不过我爹倒是时常说起他来。”</p>

唐时锦问:“说什么?”</p>

桃成蹊道:“他说,太子是一个心地极为光明之人……”</p>

他顿了一顿:“我爹说起来时,很高兴,又很担心,我就问他为何,我爹说,心地光明之人,必为君贤明,爱民如子,但,不识诡谲,又叫人担心。”</p>

炎柏葳冷笑道:“什么心地光明,不过是个傻子罢了。”</p>

桃成蹊挑了挑眉。</p>

他也没接这话,就道:“先太子自小聪明,小小年纪便文武双全,我爹还曾自荐当他的老师,但皇上没有答应。”</p>

唐时锦道:“你爹是相爷,名气又这么大,皇上如果不喜欢先太子,肯定不会给他这么好的师父的!”</p>

炎柏葳笑了一声:“对啊,这么简单的事情,你都想到了,当年的太子,却没有想到。”</p>

桃成蹊看了他一眼,忍不住道:“你真是安宁侯世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