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南或东(2 / 2)

北魏天骄 沈不渡 0 字 2021-08-19

这也就导致了一个必然会发生的情况出现,那就是这些将领为了保存实力,奉行军头主义,对于进攻的积极性很低,因为进攻会导致大量的伤亡,损失了部曲就意味着地位的降低,手里没了兵,也就没了在南梁立足的资本。

但与之相反的是,南梁将领对于防御就要相对积极一些,北魏的屡次南征都没有达成灭亡南梁的目的,就在于当南梁将领被逼到绝路上时,为了保住手中的部曲不被消灭,就会誓死抵抗。而地方豪强武装,对于保卫自己在地方上的统治权,也有非常高的抵抗热情。

投降并非一个好的选项,因为北魏的军制与南梁不同,将领的部曲规模极小,理论上士兵都是国家的士兵,而非将领的士兵,这是所有军头都难以忍受的。

而南方的将领部曲制度,从孙吴创业江东的时代就开始了,至今已经三百余年,剥夺南梁将领的部曲,比杀了他人还难受。

“臣,对此并无异议,但臣斗胆问一句,五营改为四卫后,至尊欲向何处用兵?”

军制改革背后的真正用意是为了应对更大规模的战争,而非之前的剿灭地方割据势力,那么有可能的用兵方向就要排除没有任何利益可言的北方草原上的柔然人。

剩下的答案,无非是东进或者南下,而这两个战略方向,都有各自的道理。

东进,便是整合兵力,东出潼关与尔朱荣决战,攻灭东魏,重新实现大魏的统一,这也是朝野间大多数人的呼声。

南下,则是进取巴蜀,形成沿着黄河垂直划线,在地图上天下两分有其一的地缘格局,这也是秦朝、汉朝一统天下的标准模板,历史上一百多年后的唐朝也是这么由西自东一统天下的。

南下这一选项,在军事上有利有弊,利在于汉中险要的关隘全都在西魏手中,南梁在防御上能依靠的只有北部丘陵和数条西北-东南走向的河流。

弊端在于南梁在巴蜀具有很远的战略纵深,一旦无法速战速决,那么援兵就会溯长江源源不断地增援巴蜀,形成消耗战。而一旦被拖入消耗战,后勤补给、天气都将成为拖垮西魏的潜在问题。

“尔朱荣扶持的洛阳伪帝元子攸是要首先讨灭的。”

面对元冠受的回答,李苗丝毫不感到意外,毕竟,从大义上讲,重新统一大魏这是压倒一切的最优先选择。

除非东西魏都奈何不了对方,战略方向才会考虑南下,不然没道理不先统一大魏而去进攻南梁。

而能不能统一大魏这个问题,得打过一场才知道,任何一方的失败,都会导致北方格局的变化。

元冠受意图整编野战军,准备大规模战争的用意也在于此。

因为他已经接到了情报,由陈庆之部曲作为主体的北伐军,在十月已经从南梁开始向北进发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支被尔朱荣置于次要防御地位的孤军,将起到搅乱中原格局的奇效。

到了那时候,就是元冠受兵出潼关,与尔朱荣尝试决战的时机。若是不成,也可以再等待元子攸与其决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