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你别跑(1 / 2)

北魏天骄 沈不渡 0 字 2021-10-11

 尔朱家对反骨仔高欢的举动非常愤怒,尔朱兆与尔朱仲远、侯渊相约秋高马肥之际起兵围攻高欢,势必要将高欢的势力扑杀在萌芽期。</p>

因为他们都很清楚,河北是整个中华此时人口最多的地域,汉人足足有数百万,一旦在汉人门阀的带领下倒向高欢彻底动员起来,那么仅凭契胡军力的尔朱氏是不可能击败高欢的。</p>

七月末,尔朱兆起了个表率作用,带领两万步骑东出井陉,径直向定州扑来,定州刺史李元忠兵力单薄,眼见事不可为,果断裹挟军民东撤信都。</p>

八月九日,尔朱仲远、侯渊,于邺城、幽州,一南一北起兵加入尔朱兆的联军。</p>

九月,邺城的东魏朝廷晋升尔朱仲远为太宰,尔朱兆为大司马,宣布高欢为叛军,革除一切朝廷授予的名爵。</p>

九月十五日,发生了一件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正在山东与侯莫陈悦僵持不下的贺拔兄弟也表态加入了尔朱氏阵营,贺拔允带领象征性的一千骑兵北渡黄河,从东面进攻信都。</p>

贺拔兄弟和高欢的仇恨不消多说,侯莫陈悦手刃了尔朱天光也在客观上促进了贺拔兄弟倒向尔朱氏,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只不过贺拔允这点兵力,显然只能充当一下战场气氛组的角色,赢了分了战利品和政治资源,输了就快点跑路。</p>

至此,双方彻底撕破脸皮,连最后一层仅剩的窗户纸都被捅开。</p>

高欢在信都立渤海太守元朗为帝,而元朗是章武王元融的次子,而元朗虽然在高欢的封地当太守,跟高欢关系不错,可他与尔朱氏关系也很好。</p>

他名义上的爹元融是文成帝的弟弟章武王拓跋太洛的孙子,即便如此,他的法统也远远不足之前的几位傀儡皇帝法理性强,更糟糕的是,元朗是元融的继子,他的生父是元彬。</p>

可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法统这玩意也顾不得了。</p>

说句实话,现在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东魏的皇帝几年就要换一个,威严扫地,哪有什么法统可言。</p>

最终高欢权衡再三,他手里实在是没有比元朗法统更强的傀儡了,宗室要么在长安洛阳,要么在邺城,能找个元朗来就不错了,于是决定拥立元朗当皇帝。</p>

十月六日,元朗在信都城西登基继位,大赦,改元中兴,信都的文武官员统统晋升四级。</p>

元朗懂得投桃报李,他直接任命高欢为侍中、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录尚书事、大行台,增邑三万户。嗯...这套下来已经是封无可封了,就差九锡篡位流程了。</p>

河北汉阀也是收获满满,以领头的高氏为例,高乾为侍中、抚军大将军、司空,前平北将军、通直散骑常侍高敖曹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冀州刺史。</p>

不过这也是近乎于最后的晚餐了,因为尔朱氏的联军已经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迫近了信都。</p>

十月十三日,尔朱兆、尔朱仲远、尔朱度律、侯渊、贺拔允、斛斯椿,四路联军在信都城下开始联营,互通信使、口令,完善结合部。</p>

无论从什么角度看起来,高欢都死定了,高欢总共只有六万左右的士卒,其中一万本部兵马,三万六镇兵,两万汉阀兵。</p>

而尔朱氏联军有尔朱兆的五万五千契胡兵,尔朱仲远的四万三千兵,贺拔允的一千轻骑,侯渊的三千轻骑,总兵力足足十万两千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