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节 入朝觐见(1 / 2)

 fh左宗棠和彭玉璘入朝觐见的当天,太后的贵体有些违和,在头上多勒了道抹额;军机大臣也已经听说了,太后在天津受了惊吓,所以不免各自抱愧。89文学网

不说太后,就是恭亲王郭嵩焘等人,眼见已经被收缴了枪炮的意大利军舰顷刻间撞向龙船,谁又没有被惊吓到呢?且不提之后还要和意大利办许许多多的头痛交涉了。

而在这场比试中,唯一可圈可点的,就是龙船上福建水师的表现。除了为护龙头而殉职的两位水勇,之后将船退后,洋枪上膛,拦住意大利军舰,彭将军和其他水勇的行动也英勇果敢。

倘非如此,谁知道之后还会生什么?洋人行事最是希奇古怪,就比如脱衣服、撞龙船,如果当时没有拦住它,意大利军舰调头直冲皇上和太后的阅兵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仍旧是恭亲王领衔。左宗棠和彭玉璘叩拜之后,太后话了,“这次比试,洋人莽撞无礼,更撞死我大清忠诚水勇两名,未免欺人太甚。大家说说,今后水师该如何来办?”

一听这问话,就知道是要考问左彭二人,不过太后既然叫“大家说说”,两人就不便贸然作答,要留点时间给各位军机。然而,这五人虽说是军机大臣,其实没带过兵,更没打过仗,纯粹就是“笔杆子军机”,对水师就更不熟了。

五个人你望我,我望你,便有文祥出列奏道:“微臣留守京城,听得意大利军舰卤莽行事,惊吓太后和皇上,只觉万分愧疚。洋人胆敢如此,全赖坚船利炮。我同文馆虽在创办之初,赖曾大人劳苦操办,如今已具雏形。只等这些生员们早日学成,我大清朝也能造出雄武兵船,洋人必不敢再如此放肆。”

听这话,文祥俨然就是当时创办同文馆的支持者了。只有恭王清楚,这个变化,和许多其他官员一样,是这两天皇帝兵船输了比试之后才有的。这几天,同文馆门口忽然间车驾盈然,大员们都来瞧到底同文馆里的洋教习如何教生员们造兵船,等现要先从烧锅炉造铁板等许多细枝末节开始,急切间显然没有办法造艘龙船来重新比试,而且同文馆里此时并无一只锅炉半块铁板,大家就顿时兴趣消灭,各自回家了。

此时沈桂芬也出列奏道:“启禀太后,我朝当选派廉洁且堪任事的官员,负责兵船监造,自然事半功倍。。”

这也是他这几年和恭亲王等人办洋务时的切肤之痛,选错一个人,有时候要办一件洋事,只能看到些花枪,和银两的快消耗;等哪天折到哪条街巷,却见某位监办的人又起了堂皇的新宅。照这个样子,朝廷有多少银子,也不够折腾,更不要说事情根本办不成了。

武则天一听,就知道沈桂芬是个难得的清官,因为贪官虽然也说些冠冕堂皇的话,绝不会自己去断自己的财路。要知道,沈桂芬手中,如今就握着好几件洋务的差使。

恭亲王刚刚听文祥为同文馆张目。倒也高兴;只是文祥把同文馆和造船之事牵扯得太近。这不得不澄清。以免太后误以为有同文馆就能造出洋船。因此出奏道:“两位大人所言。都很有道理。同文馆有堪造就地人才。水师船厂只要需要。自然立即派往;只是造船工程巨大。非馆学力所能及。太后似应委派专人。全权负责。以免互生推诿。事无所托。”

有这些铺垫。也就够了。武则天转头问左宗棠道:“左宗棠。你是个老到之人。且说说。这兵船。这水师。应当如何来办。”

左宗堂赴天津之前。就知道将会有召见。所以自己已经拟好了一篇奏稿。并且谙熟于心。这篇稿针对天下大势。从洋务、到马尾造船、到陕甘回乱等等。都有涉及。此刻掐头去尾。立刻就用上了。

“臣左宗棠启禀太后和皇上。马尾兵船建造一事。臣已招募工匠二百八十余人。招募水勇五百三十人。建造船坞一处。船厂两间。订购德国造兵船动机五台。德国造兵船两艘。聘请各国洋船机师三十八人…”

因为是重臣参见。左宗棠就站在恭亲王后面一个位置。是由亲王引见之意。这时他刚一张口。恭亲王就急忙挪动了身子。因为左宗棠声如洪钟。直震得他地耳膜嗡嗡作响。带兵之人。隔几天就要在阅操时喊几嗓子。加上左宗棠身躯粗壮。这样地声音。倒也不奇怪。

恭亲王要避开这声音。珠帘后地武则天却觉得很受用。因为要防近臣谋杀。皇帝地宝座和参见地大臣本来就隔了五六级玉阶。太后垂帘听政时。更是在皇帝地宝座之后设地座位。并且当中还隔了一道珠帘。有时侯大臣们紧张。或者有点病痛。说话就不响亮。在武则天听来。简直就象故意在同皇帝密语。让她很不痛快。从来没有象今天。左宗棠地一口湖南腔。声声洪亮。字字饱满。连不时夹杂着地让人费解地几声“哞哞”牛叫。也没有半点遗漏地到了她地耳里。

“这样的大嗓门,就是和洋人吵架,也不怕吵不赢。”太后感叹道,又听得左宗棠在继续道:

“…虽然造船之事,从造生铁、到制罗盘;从铸铆钉、到装大炮;繁琐复杂,不一而足…但凡事只要有决心去做,洋人能做得成,我大清子民,自然也能做得成;一年不行,便两年;五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就二十年,不怕造不出我大清兵船。”

其实这报出来的这些东西,除了工匠和水勇,算是勉强在位;船坞是空的,船厂也是空的,德国造的动机只到了一台;兵船还在德国船厂,要想看形状这时只能找到几颗螺丝,各国洋机师呢,还在各自和他们亲爱的家人没完没了地话别。

也只有左宗棠,才会把铆钉、生铁,都放在朝堂上对太后讲。武则天前天才见到意大利军舰,只觉它吼声如雷,势大力粗,此刻听到这些螺丝铆钉,也算是对那军舰的构造解释了,所以听得虽然不甚明白,倒也声声入耳。

“你说如果今日开战,我朝水师对洋人水师,胜算几何?”武则天忽然问道。

“这…,”左宗棠措不及防,这不是明摆着的么?大清朝连条洋船也没有,这水师怎么打?还象今天这样,拿木船去碰人家的铁船么?他个性爽直,所以答道:“这个…只怕不好打。”

“那么如果一年后的今日开战,我朝胜算又几何?”武则天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