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节 刺马案(1 / 2)

 左宗棠收到了刑部转来的六十五万两银子,当然了,现银不便携带,他转手将它们换成了轻飘飘的银票,此刻袖里揣着总共一百四十五万两,堂前列着前来报到的十二名同文馆生员,虽然一时还想不起向太后建议设立什么个状元,好和曾国藩打成平手,也已不虚此行。89文学网

更令人高兴的是,刚转到他帐下的同文馆的生员,就有一位立了奇功。

意大利大使磨磨蹭蹭,就是不交出银子。

左宗棠因此让亲兵找了几个婆娘堵住东交民巷口骂街,轮番上阵,骂一个人名叫“易大利”,这个易大利实际上最贪小利,如何收了她们六十五万银子却抵赖不还,把银子烧成碗蝶,在橱柜里藏了起来。

一大笔银子加上情节曲折,惹来一大群人在旁边围观,听得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更新鲜的是,每当那些婆娘扯着嗓子喊完一句,跟着去的同文馆生员,就跟着用洋文大喊一句。

这一来,使馆区里的洋人们全都挤到门窗前来看热闹,且窃窃私语地议论开了。没过多久,意大利大使就匆匆带着几位脚夫扛着箱子出了门。

如此,为了讨回六十五万两的行贿银子,大清朝出动了户部尚书、东书房侍讲、闽浙总督、恭亲王,无数刑部捕快和水师亲兵,在亲王骗碗,总督骂街之后,总算大功告成。

银子竟然当真能要了回来,且无须为此开仗,太后着实褒奖了几位大臣的“不分彼此”“同仇敌忾”。

左宗棠更是从此又多了一条选才标准,凡碰到别人讲某人会洋文,就要多考问一句:“会骂人吗?”

当因兵船比试而起的风波总算告一段落,洋学状元的考试准备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小脚诗人们则在继续涤荡着未裹过脚的人们的心灵时,武则天本来可以好好筹划着宣布皇帝出洋的消息了,然而,就好象“按下葫芦又起瓢”,之前在两江地方生的那件大事情,忽然变得更为棘手起来。。

就在皇帝和太后亲赴天津。京津两地地朝臣百姓只顾为兵船比试忙碌等待之时。忽然传来消息。两江总督马新贻在江宁遇刺了!

本朝督抚兼管兵马。马新贻在江宁练了四营新兵。新兵们每天操演两次。专练洋枪、抬炮、长矛。每月二十五校阅。每隔三个月。就由总督和巡抚检阅一次。这一次本来是定在七月二十五日。因为天下雨。就改在二十六日。江苏巡抚因为到上海办重要事情。这一天正巧不在。所以马新贻独自检阅。

每次阅兵。照例有看热闹百姓在栏外围观。这次也不例外。来地人很多。

例外地是。阅兵完毕。马新贻被亲兵簇拥着顺箭道走回总督府之前。射场边地一处木栅栏倒塌了。百姓们争先恐后地挤了进来。要就近一睹马大人地风采。

此时。督标中军副将喻吉三和替总督传令地武巡捕叶化龙及两三名马弁跟随着马新贻。一行已经走到后院门外地箭道。从围观地人群中突然挤出一个人来。跪在马新贻面前。叫道:“表叔。请赏我点盘缠!”

这饿人是马新贻表姐地儿子。山东郓城武生王咸镇。半年之间几次前来求助。马新贻前后三次给过他盘缠。却都被他拿到赌场挥霍掉。还倒欠了赌场银子。所以有些不耐烦地道。“不是已经给过你几次了吗?”

这时,人群中忽然又挤出一条壮实的中年汉子,口里大叫道:“大帅伸冤!”扑到马新贻面前跪下,忽然右手往上一抬,只见刀光一闪,尖刀已刺入马新贻右肋!

左右亲兵急忙一拥而上,将其拿下。此时马新贻用右臂紧紧夹住右肋,已经无法行走,被众人迅抬入督府。

江宁将军魁玉听说马总督被刺,吓得大惊失色,急忙前来探望,和督府众人一同请医延药,忙进忙出,无奈伤势过重,马新贻延到次日终于伤重不治。

据说马新贻死前还曾疑惑地说道:“为什么一个我不认识的人要杀我!”

刺客并未趁乱逃走,随即被拿下,口中仍不停地叫喊:“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有来有去”,“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今日拼命,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