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先行一步(2 / 2)

财色 叨狼 4280 字 2019-08-18

今天听了范无病的话,才知道原来以前很响亮的平原厂,那个赚钱的单放机项目,居然是他一手搞出来的,那时候他才多大啊?众人不由得对范无病刮目相看,果然是天才啊!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话是不错的。”范无病接着说道,“但是这个规律是客观的,并不是说,经济基础一定能够决定上层建筑,否则[***]不可能在苏俄或者中国取得胜利。而经济基础的定姓,也不是人为可以艹控的,试图用一种并不符合现有社会框架的经济模式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以此来巩固上层建筑,是极其危险的事情,巨大的反差和过敏反应,很容易造成两者的同时坍塌。所以,我们现在要改革。”

“国退民进,没有先例可以遵循,一旦放开,就很难预测到后果,因此我们很难下定决心。尤其是社会反映,老百姓的反应,老同志们的反应,这些都是难以预料的。在这种重大的决策面前,我们不能不谨慎再谨慎。”一位副总理说出了心里面的忧患。

“怎么会没有先例可循?”范无病顿时笑了起来,“这种先例,在两千多年之前就有了。”

“胡扯吧?!怎么两千多年前就有了?!”众人顿时纷纷表示反对,认为范无病是在忽悠大家。

范无病笑了笑,挠了挠头说道,“嗯,两千多年前,大概还是周王朝吧,周王朝的经济制度就是公有经济制度。”

“胡扯!荒谬!乱弹琴!”这一下子反应更强烈了。

“大家不要急,先让小范把话说完了。”首长摆了摆手道。

范无病不紧不慢地说道,“从土地所有权上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王是全国土地的唯一所有者,本质上就是国王和贵族的公有制。从农业生产管理来看,西周实行井田制,相当于集体公社。不仅土地归贵族所有,就是劳动生产工具,也是归贵族控制。社员们集中到田头开始干活前,要由农官分发工具。土地属于国家,以周王为代表,绝对不准买卖,所谓田里不粥。从手工业来看,没有私营工商业主,只有官营手工业。物品的交换,也由贵族和官吏统一控制,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工商食官,即工商业者吃的也是官家的饭。”

范无病这么一解释,大家都有点儿晕了。事实上,这个层次的领导干部中,能够静下心来研究理论的,实在是凤毛麟角,范无病这么一忽悠,顿时很多人都感到思维混乱了,自己搞了一辈子的革命工作,就是想要实现天下为公的目标,谁知道这个目标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周王给实现了,天啊,这是多么惊人的发现?!

接着范无病又补充道,“但是这种简单的公有制,是有其适应时期的,西周时期,农业生产都是青铜工具,生产要素由国家控制,所以这种公有制可以保持下来,但是到了春秋时期,铁器大量出现了,廉价而高效的生产工具,使得民营经济有了发展的基础,高度集中的公有制就开始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了。”

“所以,战争出现了,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战乱之后,秦朝取得了短暂的统一。”范无病笑着说道,“可惜秦王朝依然实行了严苛的集权[***],这是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所以秦二世而亡。倒是汉高祖刘邦意识到了行周公之法已经不行了,他实行的是黄老之法,也就是[***]皇权的清静守法,加上私有制的自由经济,所以才有了后来的经济复兴,才有了文景之治,才有了汉武帝远征匈奴,百年之内北庭无单于的盛世。”

在众人的懵懵懂懂和晕晕乎乎之中,范无病说道,“所以说,如今的国退民进,是有先例的,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我们不能让几百年前的外国大胡子忽悠了中国人,在这个问题上,绝对不能重蹈苏联的覆辙。中国人,应该先行一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