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 去春游(2 / 2)

卢涛在一旁轻描淡写的喊道:“不必那么紧张,这种极端状况不会频繁发生,只要平时坐地铁时小心些,一般不会有问题。”

“小心?!”彭松表情扭曲,紧紧抱住身边一根柱子:“这玩意儿说炸就炸,怎么小心嘛?”

闫志文招手示意他们凑到自己身边:“恐怖分子特征很明显:主要来自高加索地区,以中老年妇女居多,穿黑衣服,戴黑头巾,眼神空洞,表情呆滞,一眼就能看出是不想活了,俄罗斯人管她们叫黑寡妇。那些人大多在山区生活,全家男人都在车臣战争中阵亡,她们自己很难生活下去,干脆便抱着同归于尽的想法来莫斯科报仇,你们以后看见这种人尽量躲远点!”

几个人一边在脑中努力勾勒黑寡妇的形象样貌,一边紧张的四处打量车厢里的乘客。胡易疑道:“闫哥你碰到过吗?”

“这种打扮的人倒是常见,不过没碰到过带炸弹的,否则你们还能见到我吗?”闫志文哈哈一笑,往车门方向挤了挤:“马上到站了,准备下车。”

毕竟是一群年轻人,从压抑阴暗的地铁站走到阳光明媚的大街上,刚才的紧张情绪立刻一扫而光,大家被四周雄伟的古典建筑与雕像吸引,纷纷举起相机,互相之间嘁哩喀喳就是一顿猛拍。

与玛季附近大部分被冰雪覆盖的郊外景色不同,市中心车水马龙,繁华热闹,积雪都被堆在路边,人行道上甚至不太泥泞,只是湿漉漉的有些发滑。

这里是莫斯科最主要的观光区,路上挤满了各种肤色的行人,随处可以看到两人一组的巡逻警察,一个个虎背熊腰,神色干练,肩上倒背着警用ak-74突击步枪,给游客们十足的安全感。

闫志文和卢涛带着他们沿莫斯科河一路向前,跟着大批游客一起参观了克里姆林宫,在红场教堂和列宁墓前拍了几张照片,又走马观花的逛了逛旁边的国家百货商场,然后浩浩荡荡向阿尔巴特大街走去。

胡易他们自从入学开始便一直窝在学校附近,直到今天才感觉是真正来到了莫斯科,兴奋的这里看看,那里瞧瞧,一个个兴致格外高,见到任何稀罕东西都要停下来拍照留念。闫志文比这些新生大不了几岁,也是孩子心性,带着大家四处乱窜,玩的不亦乐乎。

卢涛则显得沉稳许多,他对逛街不太感兴趣,除了在一家枪店驻足停留了片刻之外,其余时间只是闷头带路,时不时停下来清点人数、聚拢队伍,生怕有人走丢。

阿尔巴特大街是莫斯科市中心的一条步行街,不太长也不太宽,却是享誉世界的旅游景点。这是一条传统与时尚和谐并存、商业和艺术完美交织的街道,一年四季游客不断,热闹非凡。街道两侧布满商店和餐馆酒吧,道路中间也支着不少简易摊位,专门贩售各种艺术作品和旅游纪念品。

刚走进街口,于菲菲和几个女生便被街边小铺上精致的俄罗斯民族饰品所吸引,围拢过去挨个挑选。彭松则在书报摊边站定,手捧一本印刷精美的全彩页杂志,盯着其中衣着清凉的年轻俄罗斯女郎眼神发直。

胡易早上没吃饭,这会儿饿的狠了,在路上看到新鲜玩意儿便要买来尝尝。刚吃完一块馅饼,又看到前面有人卖土耳其烤肉,回头招呼李宝庆道:“走,咱去尝尝那个。”

“我不饿。”李宝庆逛了大半天,感觉有些乏累,意兴阑珊的跟在胡易身后:“唉,都说莫斯科多么漂亮多么牛逼,我觉得也就这么回事。你看那红场,比天安门广场可小多了,连地面都铺的不平。”

“确实,太小家子气了,一点都不壮观,没啥看头。”胡易接过土耳其烤肉,附和了一句。

李宝庆又道:“还有这阿尔巴特大街,哪里大了?还不如我们家门口的解放路宽呢。从头到尾都是练摊儿的,也看不见什么新鲜玩意儿,除了套娃就是便宜首饰。”

胡易向远处一指:“去前面看看吧,闫哥说普希金故居在那边。”

“普希金?没意思。我们中学语文老师说过他是个二愣子,彪呼呼的非要为了个女的跟别人决斗,结果被人家一枪崩了。”

胡易哈哈一笑,不再接话。两人溜溜达达的向前走了几步,迎面过来一高一矮两个警察。

“护照。”年轻的矮个警察冲他们一伸手,声音冷冰冰的。

两人来到莫斯科后三天两头被盘查护照,对警察的办事流程已经很熟悉了,随即掏出护照和学生证一起递给他们。

两个警察草草翻了翻,把证件还给他们。胡易迈步刚要走,那矮个警察又伸出了手,面无表情的盯着他说道:“请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