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开始实验(1 / 2)

 从韩芳华给的资料来看,这次应该是这个叫做金卓的本科生,想讨好老板,故意在论坛带节奏。</p>

随后被神通广大的自媒体发现,然后炒他的热点。</p>

当然也可能是刘晨私底下让金卓干的。</p>

陈涵对刘晨正在做的项目倒是有些好奇了,于是去知网查看了一下论文。</p>

刘晨发表的论文,并不是特别厉害的期刊。</p>

如今国内学术界教育界,都用发表论文来衡量自身水平。</p>

每个学术期刊,都有各自的影响因子。</p>

在生物方面,国内也有不少期刊,刘晨就是发表在国内期刊上的论文。</p>

影响因子不到5点。</p>

而在生物化学领域,影响影子排行上,国外的Ca(临床医师癌症杂志)影响因子达到了244!</p>

国内的期刊最高才20点左右。</p>

普遍高于2就算是比较高的了。</p>

影响因子计算也不复杂,那就是期刊引用次数除以期刊发表的文章数。</p>

以单篇论文来看,影响因子不能说明这论文有多厉害,影响因子高低,却能看出整本期刊的价值高低。</p>

反过来讲,能在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上,发表论文。</p>

也证明这个论文作者非常厉害。</p>

所以如今国内不管是职称评定还是学历颁发,都会参考发表的论文引用次数,发表期刊,影响因子等等。</p>

刘晨这篇论文陈涵看完后,给了个差评。</p>

因为他在国外的期刊上,找到了类似的东西。</p>

没有开创性,他发现了一种加快树木生长的营养液制取方法。</p>

但这种营养液确是别的作者发现合成的。</p>

就好比同样上楼,别人用电梯,他发现原来走楼梯也没问题。</p>

这种文章国外大期刊,是不会刊登的,所以发表在了国内。</p>

也有一定的价值,这次别人投资一千万,想要开发这种营养液,也是因为看到了论文,才投资的。</p>

</p>

陈涵对植物营养液没有积累,也看不出刘晨能不能成功,大致了解后,就关心自己的实验了。</p>

他这个实验也要写论文,如果可以的话,当然还是发表国外影响因子比较高的期刊上,这样被人引用次数也会更多,影响力会比较大。</p>

论文现在是不能一稿多发的,所有数据都已经联网,一旦发现论文出现在数据库中,其他期刊就不能发表了。</p>

陈涵当然想发表在最顶级的期刊上的。</p>

他这次研究可以写几篇论文,比如用微生物法提取燕窝酸。</p>

然后又可以写,分离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p>

第一篇论文最多发在影响影子比较低的期刊上。</p>

第二篇论文,因为具有广泛性和开阔性,最顶级的几本期刊,都有可能发表。</p>

但陈涵写不了这个论文,他分离特定微生物,确认微生物形状,功能的能力来自于异能。</p>

属于不可复制的情况,自然水不了论文了。</p>

陈涵也不着急,先慢慢从低影响因子的期刊起步,以后慢慢拿出更多的研究,这看起来也比较合理。</p>

第二天陈涵就准备开始做实验了。</p>

网上的舆论,让公司帮忙回复一下,他的主要精力都要放在实验上。</p>

早点做出厉害的东西,一点小小抹黑,根本没任何用处。</p>

就像现在,谁敢抹黑袁老他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