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诸将齐聚,商战局(三)(2 / 2)

“袁督师莫若此般,督师义薄云天,心念国家,乃我大明之福,朕之福,朕为大人所做不过绵薄尔,对了,太保,今日既然诸将已然齐聚,太保不若与诸位说说朕的想法。”

深夜召集诸将,朱建明白此刻才是进入重点,之前的一系列不过都是小小的插曲。

“陛下,此事过于凶险,还请陛下三思,臣以为此计虽是甚妙,但切不可让建奴深入,兵临城下啊!”

闻听孙承宗一席话,诸将却是面色各异,袁崇焕更是拍案而起。

“恩师,怎不可劝劝陛下!”

见袁崇焕问及自己,孙承宗亦是苦笑道。

“老夫何曾不想劝住陛下,只不过——哎。”

孙承宗一阵叹息,朱建的想法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一杆子将建奴打痛了,伤了建奴的根基,建奴才会与你讲和,这样才能换的暂时的修养,以图日后再战辽东。

“好了,好了,袁督师,切莫责怪太保,此乃朕之心意,此事虽是有些凶险,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将建奴引入腹地之中,又怎可重创之,想来督师及诸位将军心中定是明朗的吧!”

“这。”

一时间众将皆是无言,因为朱建的话的的确确是他们心中所想。

话说之前朱建的一番大义凛然,却是让诸将一阵哑然,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朱建自己的坚持,众人知道拗不过他,何况此计对于大明而言,权衡利弊,众人自是知晓其中利害。

见众人皆是默许,朱建却是莞尔一笑。

“曹公公,取过朕的‘龙泉’来!”

见状,众人皆是面色一紧,却是知道皇上已然做下决断。

“孙承宗上前接旨!”

接过曹化淳递来的‘龙泉’宝剑,刚刚还是嬉笑之色的朱建面色顿时略带威严。

“老臣接旨。”

年近古稀的孙承宗正准备跪下接旨,却是被朱建一把扶住。

“太保年事已高,跪下候旨却是免了,朕想来诸将以及诸位大人都会体谅的。”

说罢,朱建却是一双眸子一闪而过,见此诸将忙是称是。

“朕以孙承宗为御寇总理尚书,总理此次建奴兵犯所有要务,特赐尚方宝剑,诸将皆为其节制”

当接过朱建手中的‘龙泉’宝剑,孙承宗一双饱经战事的双手竟是有些颤栗起来,三年了,那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牵肠挂肚,今日终能如愿,孙承宗又如何不激动。

“赐蟒服,银带!”

随着一声打赏声响,众将皆是满眼的羡慕,蟒服、银带的殊荣,那可是这些个出生入死的将士们以及那些个士大夫最高的荣誉,此等际遇那是可遇而不可求。

“老臣谢过陛下天恩。”

此时的孙承宗早已是感恩零涕,朱建知道这回老将该要拼命了,当然在朱建看来孙承宗还是活着的好,他还需要孙承宗好好替他经营几年辽东的营生。

“袁崇焕、满桂接旨!”

闻听朱建此言,二人虽说有些不对眼,有过节,尤其是大胡子满桂,不过面对眼前的皇帝,满桂也不敢太过放肆。

“袁崇焕为御寇左侍郎、满桂为右侍郎——来人,赐飞鱼服、银带!”

虽说比不上蟒服,但依旧是一种自高无上殊荣,飞鱼者,非天子近臣不可着,如今天子赏赐飞鱼服,无疑是一种无声的宣告。

“朕以为此次建奴入侵,乃我大明自立国以来旷世之耻,朕深以为恨,天子守国门,忆往昔岁月太祖、成祖高皇帝,率军出征,威名赫赫,然朕唯恨朕之肤浅,不能与诸位沙场之上饱饮胡虏血,拼杀个痛快,御敌之事,就只能全仰仗诸位了!”

听闻朱建所言,却说众将皆是领旨谢恩之后,孙承宗却是忽的道。

“陛下,老臣还想向您要一个人!”

“哦——”

闻听此言,朱建却是有些倍感意外,主要缘由还是在于他不知道孙承宗所要的这人他是谁?而且这个即将登场的人又会不会影响到既定的策略,正是因为一切都是个未知数,故而朱建这才有些意外之色流露。

不过朱建明白一点,自己刚刚任命孙承宗节制中外诸将,赐尚方宝剑,具有临时决断之权,这个时候若是拒绝,只怕是于两方面皆是有损,一则,皇帝出尔反尔,威严不再;二则,将帅失信,君臣隔阂。

因而无论如何,此刻朱建都要听上一听,孙承宗索要此人到底会是谁?

思及此处,朱建却是满脸和煦道。

“太保但说无妨。”

虽见皇帝之前面色有些微变,但孙承宗也不客气,因为在他心里他觉得皇帝让他再次出山,于他而言,那是第二次生命,他要用自己的残生为了大明江山万代社稷,哪怕是马革裹尸,一切都是值了!只要是有利于大明江山的,他就毫无畏惧!

“陛下,老臣向您索要之人乃是前右都督马世龙,马苍渊。”

“竟是他!”

闻听孙承宗此言,一时间诸将却是小声议论起来。

而对于朱建来说,马世龙此人他是清楚的,此人乃是宁夏卫回回人,曾参与平定万历年间宁夏之乱,故而因军功历宣府游击、永平副总兵、三屯营总兵官,后来孙承宗出山之后,被起用为山海关总兵官,可以说是孙承宗手下第一得力干将,只不过后来因为‘柳河之役’误信奸细之言,加之被魏党攻讦,这才辞官归去。

不过此时孙承宗推荐此人,朱建却也清楚孙承宗的用意,毕竟袁、满二人早已是一方督抚,节制起来却是不如这马世龙好用,最为关键的是,马世龙此人的确乃是一员不可多得的悍将!

想及此处,朱建却是笑道。

“太保所举之人,朕自然应允,太保,宣马世龙进京述职之事且要抓紧了,另外朕下一道旨意下去,马世龙仍为右都督、另萌本卫世千户,马世龙进京暂归太保麾下,太保依你之见却是如何?”

闻听朱建这般说来,孙承宗已然有些惊愕,再次起用已不是易事,竟还恢复官爵,更是萌及家族,此等恩典却是不可谓不重了。

“老臣替马世龙先行谢过陛下隆恩了!”

“太保客气了,朕不过是因材施用而已,对了,有一事还烦劳太保传达马爱卿一声,就说,这功劳想要那是常理,不过急功冒进,误中敌人奸计,若是无事则好,有事朕可就不向皇兄那般好说话了。”

言及此处,朱建却是环顾四周,一双金睛一扫而过,却是看得众将头皮皆是有些发麻。

见此朱建暗自却是有些好笑,进而话锋一转道。

“诸位放心,是非对错朕分得清楚,朕说过,功必赏,过必罚!诸位,此次京师保卫之战全赖诸位,来日打破建奴之时,就是诸位封侯之日!朕之言,一言九鼎!”

听的朱建一席话,一些个老臣心中皆是忍不住叹道。

“翻手覆云,恩威并施,陛下正是老成了不少啊!”

“今日议事,且到此处,诸位,拜托了!”

朱建朝着众人鞠了一个标准的后世礼仪,面色皆是诚恳。

“陛下,礼重了,臣等当效死力!”

就在众人陆续散去之时,朱建却是被袁崇焕忽的唤住。

“袁督师,可还有事奏报?”

朱建一脸和煦道。

“陛下,臣之前上的奏折陛下是否。”

说道这里袁崇焕竟是有些吱唔。

“哦,爱卿托亨九所带朕已然阅之,对了,朕还递与孙太保看之,他还直夸你这个弟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爱卿可有什么不对?”

朱建却是皱了皱眉。

面对朱建这番话,袁崇焕却是更加的有些尴尬起来。

“陛下,那臣——臣之所言,蒙古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