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榆林新军,登州海师(一)(1 / 2)

 对杨嗣昌的这番话,朱建算是听明白了,人家那是压根不愿意。

而对于杨嗣昌为何不愿前去督师三边,朱建心中却是也猜得出些许因由,一来替父守孝确确实实乃是天经地义,二来,朱建却也是明白,杨嗣昌不愿督师,定是有些顾虑。

而这顾虑,无疑是杨鹤不久前身殒陕地!

一旦杨嗣昌在督师此地,一旦久无功绩,承受的压力当是空前绝后的。

也正是顾及到这些,朱建这才没有再继续强制要杨嗣昌督师陕地。那是因为朱建明白,作为老板,当要体恤员工,这样员工才会为你卖命。

而对于君王而言,只有对于臣子多加体察,施以恩惠,臣子也才会肯为君王效死力!

故而,却是当钱龙锡欲要上前劝说杨嗣昌改变主意之时,朱建却是道了句。

“稚文,勿要再为难文弱了,文弱心思朕却是知晓,对了,阁部立刻发下文书,武陵侯回原籍丁忧三载,所需费用皆由地方供给,另外,停朝三日,举国为杨督师举丧!待文弱扶梓南归之日,朕亲自为杨督师送行!”

其实杨嗣昌丁忧三载,朱建却是也不舍,毕竟现如今这三边之事大局虽定,但派遣何人前往,除开杨嗣昌,一时间朱建心中却是还没有更好之人选。

而此刻,闻听皇帝所言,此时的杨嗣昌早已感动的热泪盈眶。

作为一个败军之臣,却能享受三日国丧之礼,待扶梓南归之日竟还亲自相送,这该是何等的殊荣?

“臣替先父谢过陛下恩典!”

“文弱,快快起身!乃父杨鹤杨督师为帝国效力多年,现如今马革裹尸于疆场!这些不过都是杨督师该得的,只不过人死不能复生,还望文弱勿要太过悲恸才是!”

“那微臣先行告退!”

杨嗣昌辞官丁忧一事得到皇帝批准,只因事务繁忙,却是自然要匆匆离去。

而就在朱建眼见杨嗣昌离去之背影,暗自神伤陕西之地,到底该派何人前往之时?

却是突闻一阵熟悉的声音响起,正是刚刚离去的杨嗣昌。

“陛下,臣刚才一心思忖家父善后事宜,却是差点忘了关于社稷之大事,却是罪过,罪过!”

面对着杨嗣昌转身而来的这句话,朱建此刻的心当真是有些略显激动。

“文弱改变了主意?”

“非也,非也。陛下,臣辞去之意已定,绝不悔改,只不过陛下欲要计定陕西,臣以为缺一人不可。”

“哦,文弱速速道来!”

“此人姓孙,名唤传庭,字伯雅,乃是代州武卫人氏,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此人素有才干,且祖籍乃三边之地,臣斗胆推荐此人,却是可堪重用。”

“是他?!”

闻听杨嗣昌此言,朱建却是心中一惊,要说孙传庭此人那可是名声赫赫,那可是一代名将!

后世史书中所记载:传庭死,而明亡矣。

对于朱建而言,此言或许有些夸张,不过孙传庭作为一代名将,当是战功赫赫,黑水峪击败高迎祥,潼关之下打的李自成溃不成军,仅以十八骑脱身。

只不过命运作弄,在粮草、兵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被迫草率出兵,马革裹尸,战死在了潼关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