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八大皇商,民族败类(2 / 2)

对于小太监所言,宋献策却是有些讪讪然,忽的却是记起当初皇帝下谕,当谨遵太祖皇帝旨意,宦官不得干政。

当然随之这条谕旨颁布而行的另一条谕旨则是,帝国成立安全部,将锦衣卫、东厂悉数并入帝国安全部,原东厂所有人马用以掌民,锦衣卫则是负责军事安全,而帝国安全部更是直属于皇党党务委员会,受皇帝直接管辖。

却说宋献策一路走来,直到进了御书房中,此刻的朱建却正是读着书稿。

“陛下。”

见皇帝读着着迷,宋献策却是出声唤到。

闻此言,朱建却是抬头,见宋献策到来,却是起身道。

“宋卿家,来得正好,朕却是有话与你说。”

说罢,朱建却是宋献策安排坐下,继而道。

“张家口的晋商大族,卿家可是以为朕准备妥当。”

对于皇帝此言,宋献策却是点了点头。

“陛下吩咐,臣不敢有丝毫懈怠。”

原来早在半年前,宋献策已然受命对于八大晋商进行一系列调查,进而为以后一系列舆论战做准备。

而说到此处,却是不得不提到这所谓的八大晋商。

所谓八大晋商,也便是所谓的后世八大满清皇商人,依次为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其中又是以范永斗为首。

这八大晋商在明朝末年,不仅仅是正常贸易,更是暗中为满洲人输送军需物资,提供关内各种情报,搞起政治买卖,后来满清入关,特意封之为皇商。

对于这段记载,史料有评:明亡于清,究其原因,根子还在于政事疏漏,与士人过宽,与庶民过严,商贾借士人崛起,无利不起早,心中无国家民族之所义,唯图方寸之所得,范奸永斗者,明国之人,汉之苗裔,却在国战之时,不图利国与一毛,却重清人之一信?不重汉人之存亡,只顾一家之私,图小利忘大义者,莫过于此,清人如无铁器之利还至于如此迅速的崛起?真正是送利刃与仇寇,嘉定三屠扬州十日之始,正是始于这类汉奸商人之手也,虽万世难消此恨。

而对于朱建而言,这些个汉奸商人,那自然是耳熟能详,故而在站稳脚跟之后,朱建却是准备向这些奸商开刀。

只不过凭借朱建的性子,那是不打无准备的仗,何况这奸商之首范永斗,那是早在明朝初年,范氏就在张家口和蒙古地区做生意,历经七代,传至范永斗成为张家口地区对满蒙贸易的汉族大富商,而且这范永斗此人那是时人称之“贾于边城,以信义著”。

对于这样的大商人,朱建若是没有十足的证据,贸然动手,阻力是小事,最为重要的是这些年朱建一直倡导发展商业贸易,而若是贸然将这么一大商贾抓捕,那天下的商人们该有怎般看来,若是不好,却是有可能让这些年来好不容易树立的重商政策毁于一旦。

但是不动此般的奸商,却是不可能的,那么要将这些人一举清除,唯一的办法的取另外的罪责,变被动为主动,让其永无翻身之日。

自然,其曰:使之成为千古罪人,民族败类,臭名昭著!

而此刻,对于宋献策点头称是,朱建却是道。

“宋卿,此事关系重大,朕以为卿家当是多树以宋时文天祥、陆秀夫之属为榜样,大力树立国家、民族之概念,却也是应了当年朕与卿家所言的那席话。”

宋献策是聪明人,若是不然朱建断也不会让他做自己的宣传大臣,而此刻,对于朱建所言,宋献策却是一脸凝重。

“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