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终战,耀州之殇(四)(2 / 2)

闻听皇帝所言,杨嗣昌二人却是点头称是,忙呼该是此般。

“对了,二位爱卿,这是阁部刚刚递来的折子,二位爱卿却是可一观之!”

虽说是阁部递来,但是因为盖着靖海军宝印,杨嗣昌身为阁部首辅,却是也不能票拟。帝国官僚法度规定,这阁部虽有票拟之权,但是这涉及边防重大事宜的折子,却是无权过问,故而这来自靖海军的折子,杨嗣昌那也是头一回看。

“火器乃是国之重器,黄龙此役虽是有所收获,却是丢失如此多是火器,落入金人之手,罪莫大焉。只不过陛下,此间耀州大战在即,而此间战事向来是由黄龙主导,此间若是若是。”

言及此间,杨嗣昌却是有些支吾。

这一切朱建自然看在眼里,只不过他也明白,这杨嗣昌自幼出自官宦之家,混迹官场多年,自然是懂得圆滑之道。

话不能说满,黄龙乃是朱建一手提拔,委以重任,这一点杨嗣昌明白,李岩也明白,朱建更是明白。

何况乎,此间唤来二人,他却是断然不会因为火器之事,而临时换将,何况东江交给黄龙,朱建却也是放心的。

只不过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火器之事,本就是写进了帝国军事法规之中。

违法者,必追责!

城门立木,商君之法得以实施,弱秦得以强大!如今,帝国百废待兴,法规更是当违者必究!

故而,此间朱建却是笑道。

“爱卿所言,朕却是几番思虑,临阵换将实乃大忌,朕自是不会为之。只不过帝国之内,已有法度,朕却是不可擅自破坏,若是如此,法规当何以存在乎?故而朕想听听二位爱卿的意见,却是可畅而言之。”

当皇帝的话都已然说到了这个份上,二人自然不好打马虎眼。

此间一直不曾言语的李岩却是上前道。

“陛下,大战在即,却是不宜临时换将,陛下一心振兴法度,却是立于我帝国千秋百世之大业,故而臣以为,当是依据法度予以惩治,只不过顾于时势变化,却是可暂行记下,待到此间战事结束,再行决断!”

对于李岩所言,朱建却是点了点头。

“杨爱卿,李大人所言,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当面对皇帝再次问及,杨嗣昌却是摇了摇头道。

“李大人所言甚是,只是臣担心此间大战在即,若是惩治之法拖延下去,臣却是担心军心不稳。”

对于杨嗣昌此刻这番话,朱建却是沉默了,片刻之后,却是道。

“二位爱卿所言,朕心中已有定论,李大人,政务局立刻以朕的名义拟一道旨意发往东江,告诉黄龙,叫他好好领军,并传告皇党事务局,先行予以黄龙党内警告处分,并罚俸禄三月,大战之后,再观后效!”

“杨大人,你阁部速速连同皇党军事委员会、陆军部、海军部、司法部、监察部等诸部联名发表一则通告,告知此间对于黄龙之事处置情况,告诫三军,但凡违背军规者,绝不姑息!”

来自京中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帝国之内大小军队,其中尤以辽东军团、东江军、秦威军、登州海师那更是极为的震惊!

法规执行,令行禁止,赏罚有序!

这是帝国军事法规出台后第一次展现在帝国将士们面前的。

官长追责,所谓法不容情,违法必究!

而这也正是朱建一步步所谋求的,‘法治’替代‘人治’,一切似乎才刚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