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终战,耀州之殇(二十一)(2 / 2)

庆幸的是,皇太极并未因此拿英俄尔岱开刀,毕竟这一来,他英俄尔岱实则与多尔衮一事无关,二则,这些年身居朝鲜,对于后金却也是劳苦功高。

尽管没有受到多尔衮一事株连,但是在后金皇太极的圈子里,英俄尔岱无疑是成为了一个边缘人物,只得离开盛京城,成为海州城城主,替皇太极看守这荒野之地。

“城主还在为是否出兵一事忧烦?”

就在英俄尔岱愁眉不展之际,其身后却是有一人上前道。

此人乃是海州城主府管事,英俄尔岱的一包衣奴才,姓李名堪,朝鲜人,其父因为参见李适之乱而被镇压,故而李堪此人一直梦想干翻朝鲜仁祖,后金丁卯之乱给他带来曙光,所以他投靠了后金,成为了当是负责朝鲜外交事宜官英俄尔岱的包衣奴才。

只不过恰逢朝鲜驱逐后金,李堪的美梦泡汤,再加上朝鲜对其的通缉令,却是不得不与英俄尔岱同行前往盛京,之后再来到这海州城。

只因其长于办事,却是以府中包衣的身份做了这海州城主府的管事。

却说此间,面对李堪所言,英俄尔岱却是叹了口气。

“塔袭此间派人前来求援,要说我这海州与那耀州却是唇亡齿寒,只不过此间明军来势汹汹,闻听斥候所报,说是此间耀州被明军围成铁桶一般,更何况乎,此间大汗尚未有军令至此,要我出兵援助,一旦擅自出兵,只怕是。”

说到此间,英俄尔岱却是再次忍不住摇了摇头。

对于英俄尔岱所言,李堪却是眼咕噜咕噜直转,忽的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却是一脸卑恭道。

“恭喜主子,贺喜主子!”

“哦,何喜之有?”

对于李堪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英俄尔岱却是一愣,进而眉目微蹙,却是疑惑道。

“主子,此间可谓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怎么说?”

“主子受到十四贝勒一事影响,来到这海州,若是主子能够乘此机会,出兵耀州,以解耀州之围,主子爷岂不是能早日回到京中,奴才又听闻这耀州职守梅勒大人塔袭乃是大金名臣扈尔汉的子嗣,乃是先汗信任的人,主子爷若是能够替塔袭解围,到时塔袭却不是能助主子一臂之力乎?”

闻此言,英俄尔岱却是点了点头。

只不过眉目依旧紧蹙,看似依旧心中充满疑虑。

“此言甚是,只不过此间大汗尚未下令,且明军来势汹汹,我这海州只有五千精骑兵,再加上些许汉人、朝鲜人,那也不过七千之数,又如何能够解的这耀州之围吶!”

“主子爷,别怪奴才多嘴,奴才以为此间大汗不下令主子出兵增援,那定是在考验主子爷嘞!至于那些明军,依奴才之间,那多是酒囊饭袋之徒,当年闻听朝鲜抗倭之际,这明军虽是出兵,但若不是倚仗朝鲜老臣李舜臣,哪能将倭人赶走,所谓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奴才闻听当日萨尔浒之战,先汗面对明军四路围攻,尚能大获全胜,主子爷英明如斯,定能一解耀州之围!”

要说这李堪全力劝说英俄尔岱出兵援助耀州,却是有缘由的。

此间英俄尔岱失宠于皇太极,作为英俄尔岱的包衣,自然他要想杀回朝鲜,取代仁祖的地位那是愈发的渺茫,而唯有让英俄尔岱再次得宠,亦或是他李堪能够入得皇太极法眼,成为皇太极的包衣,那么攻取朝鲜,便不再是梦想。

而实现梦想的路就摆在面前,出兵耀州,以解耀州之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