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绅其人(1 / 2)

再世和绅 苦丁 0 字 2021-08-22

 和珅(1750—1799),字致斋,钮祜禄氏,满州正红旗人。史称其“少贫无藉,为文生员”。因就读官学,熟悉《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和《五经》(《易》、《尚书》、《诗》、《礼》、《春秋》)。对汉族文化和历史有所了解,对中原情况亦略知一二。他之所以能青云直上,身为一品,官居大学士,完全是由于乾隆帝对他的破格提拔与特别宠爱。

和珅的高祖尼雅哈纳是开国功臣,其后自然可以随帝侍君。乾隆三十四年,和珅开始摆脱困境,初为銮仪卫(掌皇帝仪卫排列及承应诸事),后承袭高祖尼雅哈纳的三等轻车都尉世职,自此为他铺平了一条接近万岁爷的便捷途径。和珅聪明能干,相貌俊秀,好察颜观色,善见机行事,又会逢迎讨好,因之他的仕途平步青云。乾隆三十七年授三等侍卫,旋补黏杆处侍卫。

乾隆四十年,系和珅一生之重要转折点。一日,乾隆出宫,在轿中阅边报有奏犯脱逃者;乾隆微怒,诵《论语》:“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时随从诸校尉及期门(官员,掌护卫)、羽林(皇帝护卫军)之属,皆惊愕相视,不知所措;继互相询问,帝语何意?和珅应声曰:“典守者(县尉,掌缉捕和狱囚)不得辞其责。”乾隆为之惊异,问其出身及所学。和珅应对如流,颇令乾隆满意,遂以之总管仪仗,从此便飞黄腾达。

据孙焯之《归云室见闻杂记》卷中载称:“和珅起自寒微。……扈从上临幸山东。上喜御小辇,辇驾骡,行十里一更换,其快如飞。一日,和珅侍辇帝行,上顾问是何出身,对曰生员。问汝下场乎?对曰庚寅(乾隆三十五年)曾赴举。问何题?对“孟公绰”一节。上曰:能背汝文乎?随行随背,矫捷异常。是曰:汝文亦可中得也。其知遇实由于此。比驾旋时,迁其官,未几躐居卿贰,派以军机,凡朝廷大政俱得与闻,朝夕论思,悉当上意。”

蒙帝赏识,和珅青云直上。乾隆四十年闰十月迁乾清门侍卫,十一月擢御前侍卫,授正蓝旗满洲副都统。四十一年正月授户部右侍郎,三月为军机大臣,四月授内务府总管大臣,十一月充国史馆副总裁,赏戴一品朝冠,十二月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赐紫禁城骑马,四十三年又兼步军统领,监崇文门税务。

乾隆四十五年,和珅春风得意,他口衔帝命赴云南查办总督李侍尧****案,晋户部尚书兼议政大臣,兼御前大臣,补镶蓝旗满洲都统,授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充四库馆正总裁,兼办理藩院尚书事务。是年五月二十日,乾隆帝又特下谕旨:“尚书和珅之子赐名丰绅殷德,指为十公主之额驸,赏戴红绒结顶、双眼孔雀翎,穿金线花褂,待年及时岁时,再派结发大臣,举行指婚礼。”四十六年和珅奉帝旨任钦差大臣,前往兰州平回民起义,旋被召回京师,兼署兵部尚书,管理户部三库事务。四十七年和珅加太子太保,充经筵讲官,第二年赏戴双眼花翎,充国史馆正总裁和文渊阁提举阁事,四十九年调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管理户部,五十一年晋文华殿大学士,仍兼吏部、户部事,五十三年以承书谕旨有助于平台湾林爽文起义,封三等忠襄伯,赏紫缰,五十五年又赏给黄带,此后不断增兼新职,嘉庆三年(1798年)以“襄赞机宜”,于擒白莲教首领王三槐时晋一等忠襄公。

和珅之子丰绅殷德于乾隆五十四年娶帝最钟爱之皇女固伦和孝公主,封固伦额驸,授御前大臣,不久擢护军统领兼内务府总管大臣,总理行营事务。和珅之弟和琳原系一小小笔帖式,仗兄之势,不断升迁,任至尚书、总督、都统,督办贵州征苗军务,卒于军,晋赠一等公,以其子丰绅伊绵袭爵。

和珅由一个少年家贫应试不中的文生员,经乾隆帝一手提拔,飞跃高升,成为一等公、首辅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身兼多种要职,荣为万岁爷的亲家翁,满门显贵,位极人臣,真可谓达到了荣华富贵无以复加的程度。

和珅之所以受到皇上如此特殊宠信和委以大权,成为主持朝政的宰相,并非因其才华横溢,学富五车,文武双全,而完完全全是由于天子的错爱。论才学,和珅仅系一名落孙山的小小文生员;言治政,他不止一次因“扶同瞻徇”、“拟罪轻纵”、“回护”劣员而遭帝训降级留任;谈武略,他之水平更为低下。乾隆四十六年夏,他领兵伐甘肃苏四十三起义,乾隆帝看出其颠倒是非等过失,数发谕旨加以训斥,又下部议,将其降三级留任。

和珅虽不谙治国统军,无甚功业,但却擅长于揣摩帝意,迎合君旨,玩弄权术,故能博取万岁欢心,蒙受特宠。即令降级,也能不日重升。因之,和珅得以久居高位,广罗党羽,排斥异已,不择手段聚敛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