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得胜回京(二)(1 / 2)

再世和绅 苦丁 0 字 2021-08-22

 [……立即回京述职,其所属各部退回孟连之地,按其军功另行封赏!钦此谢恩!]那太监阴阳怪气地念完了手中的圣旨,我的双膝跪的已经有些发麻,简单的几件事情,被写成圣旨竟然那么长,我真是服了乾隆了。

[臣和绅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虽然心中有些牢骚,但是这旨还是要领的,我叩了头之后,恭敬的接过了那太监手中的圣旨,双手的放回中堂的案上,终于可以离开这鸟不拉屎鸡不生蛋的地方了,我的心中长舒了一口气,这里离北京城那么远,这个时代又没有火车飞机,这一来一回的虽然是快马加鞭日夜兼程也要两个多月,这两个月我们八万大军驻守在这没有人烟的谷口,可真的是闷得浑身长毛了。

[这位公公辛苦了,一点小意思请公公笑纳!]我从衣袖拿出了一块手指甲大的红宝石放进了那传旨的太监的手中,能派出来做这种事情的都是太监中的总管人物,也可以说是乾隆身边的心腹太监,普通的官员平时连见都见不到他们,能与他们打好关系,可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而且只红宝石只不过是孟鲁伽送的那袋宝石中其中一块罢了。

[和大人折杀咱家了!咱家是宫中首领太监副总管,姓李的!早就在宫中听王公公说和大人一表人材,为人仗义,近日一见果然是仪表堂堂,不日必是国之栋梁!]那李公公看到我送到他手中的那颗红宝石,脸上就像是开了花一样,顺势地把那红宝石送入了衣袖之中。清朝宫中的太监都以秦为姓,这是为了提醒皇上秦朝赵高乱朝所改的,本来是不可以随便换姓的,但是到了乾隆登基的时候,他对天下适以仁政,便规定当一名太监做到了首领的位置,便可以改回原来的姓氏!

[对了公公,本官还不知道,本官的这次平缅朝中有什么反应?]我站在李公公的身旁问道,我刚从京中来,对于乾隆和朝堂中的反应当然是了如指掌,我给他的那块宝石最起码之一万两银子,如果不从他口中掏出来点什么,启对得起那么多的银子!

[和大人放心,您这次办的差事很成功,皇上可是龙心大悦,登大人回朝一定的回被加官进爵的!]李公公看着我笑着道,他的笑容可是满脸的献媚!

[那公公,不知道这圣旨上提到的和缅甸国谈判的礼部左侍郎李因培大人怎么还没到!]我看着李公公,问着心中的疑惑,乾隆这次派来的这个李因培我还是知道的,我在咸阳官学三年可不是白呆的,朝中的大小官员我几乎的是熟记于心,他是云南晋宁人,乾隆十年进士,曾任过内阁学士,刑部侍郎,顺天府尹,乾隆三十年,授礼部侍郎,因为他生在云南,这对缅甸一事也非他莫属,但是我又不知道他是不是阿桂一派,来此悄悄查访我的作为和纰漏的!

[哦,您说李大人呀,他早就在孟连和咱家分开了,皇上让他立即得赶往仰光和缅甸国谈判,来不及到和大人这里来,他还让我向和大人告罪一声!说回到了京中,必然到和大人的府上亲自登门拜访!]李公公看着我,他眼中的意思很明显是让我放心,看样子这李因培只是单纯的谈判特使而已!

北京城,我再一次地回到这里,远处安定门外旗帜飘扬,远远的能看到众多的官员等待在那里,灯笼旗帜,似是一番过年的景象。这北京的内城共有九门,每一门都有着其特殊的用途,这安定门又被称为进兵门,得胜归来的将领都要经过安定门入城,甚至有一首歌谣:“打仗要德胜,进兵就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