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登岛作战(1 / 2)

再世和绅 苦丁 0 字 2021-08-22

 在台湾府城的东侧,三个极大的黑锅,不断的冒着阵阵的白烟,有着一股淡淡的饭食味道飘散在整个的台湾府城东侧,在那三个大锅中沸水滚滚,而且不断的有着米粒和菜叶在里面浮现,在这三各大锅下面,更是燃烧着熊熊的火焰,使得在锅的四周出现一片片的热浪,和这炎热的天气熔合一起,纵然是站在旁边的人已经是袒胸露杯,也是大汗淋漓。

在这三口大锅的旁边,是一个用白色帆布搭建起来的棚子,因为周围锅底那烟熏的关系,使得那白色的帆布已经变成了灰色,而在那帆布的棚子里面则是两个极大的木桶,木桶的上面用红笔写的极大的两个粥字,这就是台湾知府孙景燧在府城开办的粥棚。

在粥棚的周围都是密密麻麻的人群,而这些人根本的就不用官兵来维持秩序,他们很有秩序的排成长队领粥,他们都是台湾府城饥饿的市民和从周边的几个县逃来的平民,饥饿的市民和从外面来的那些村民一大批一大批的不断涌向这里,那些天地会的顺天军将四周州县的粮食征集一光,以至于周边村县的百姓没有了生活之粮,怀着对生存的渴望,他们成全结队的拖着衰弱的身躯涌向了台湾府城。

天顺军虽然退却了,台湾府城暂时没有了被攻破的危险,但是现在却有着更大的问题摆在了孙景燧的面前,因为台湾府城被整个的天顺进的地盘包围在了中央,就像是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城中的民众们早就已经没有了余粮,而且还有着不断的贫民涌向这里,还没有丁点的援助,没有米粮的来源,这台湾府城的周围每天都会有身体虚弱的人被饿死,纵然是孙景燧打开了官舱来赈济这些贫民,那也是远远的不够的。

看着那木桶里面,以前还是很稠的粥,现在已经是越来越稀了,里面甚至参杂了小米、大米、高粱米、米糠和野菜,里面那些米粒的数量简直就是屈指可数,特别是最近的几天,在那里面大半的都是各种各样的野菜,就是这,每个人每天也只有多半碗,因为那些饥民每天都有到来的,这三口大锅每天是不间断的熬着稀粥,而那一口锅中也可以盛个几百碗,使得那粥棚的四周每天都有着不间断的长队。

虽然已经到了太阳高挂的时候,但是天还不是太亮,空中那一片片的乌云连成了很大的一片,蒙蒙的细雨从天空中不断的落下,多如牛毛一样,使得四周的天和地连接到了一起,因为那些饥民多聚集在粥场的附近,而且因为下雨的缘故,使得粥场的四周积满了雨水,地上因为众人的践踏很是泥泞,在那些饥民的身上也是沾满了泥水,而且那些饥民因为无地可去,很多人都直接的卧在那泥浆中歇息,雨水将他们的衣衫浸湿,当那风一吹过,冻得人直打哆嗦,甚至有很多的孩童在里面是面色苍白,嘴唇上也没有血色,更是有很多的人自从倒下了以后,就再也没有能起来。

孙景燧一大早的就带着众多的官兵到着这里的粥场,因为知道下雨的缘故,他们可是准备了很多的稻草,虽然这些稻草不能做些什么,但是也能暂时的帮助那些雨中的饥民御寒。

看着那些到午在雨水中的饥民,孙景燧不断地叹气摇头,很多的人都已经是皮包骨头了,不断的有着人的尸体被抬出饥民的队伍,在不远处焚烧掉,这也是为了防止瘟疫的流传,孙景燧也瘦了很多,他本来来到台湾也是为了那白花花的银子,但是谁知道偏偏摊上了天地会作乱,但是纵然是贪官,也是有良心的,这么多天他每天都看到这种情景,在他的心中也不好受,城中的粮食已经不多了,就是这些饥民每天喝得掺着野菜叶的稀粥,也是城中的官兵口粮中节省出来的,现在城中的那些守成的官兵也是一天只有一顿饭,再过不多长时间所有的人就要断粮了,到时候着台湾府城就要不攻自破了,自己也在没有能力防守下去,而且整个的府城与外面的关系联络全都断了,不知道天地会到底发展成了什么趋势,也不知道朝中的援兵什么时候会来。

[大,大人!]孙景燧在那些饥民之中已经来回了好几次了,看着越来越多的饥民,他可是一夜白头,不到四旬的他,在这短短几天的功夫,头发都已经花白的,看着那冻得直哆嗦的孩童,他甚至把自己身上的雨蓑都送了出去,现在一切都已经是要听天由命了,而他现在也是能就一人是一人了,而就在这时,一名传令兵从城里面向着这里跑来,由于战马早已经被宰杀干净了,那名传令兵是跑得气喘吁吁,一双靴子几乎是被泥水所覆盖,他的面上虽然充满了疲态,但是还是能隐隐的看到有点喜悦。

[怎么了?]现在孙景燧最不想见到的就是传令兵了,因为他害怕那给他带来的是不好的消息,现在那些反叛们将台湾府城团团的围住,他们可是随时都会再向这里发动攻击的,这台湾府城经历了上一次的战争,可已经是劣迹斑斑,根本就不能在承受一次大的攻击了。

[大人,援……援军到了!]那传令兵吞吞吐吐喘着粗气说出来的话,让孙景燧的眼睛猛然间的一亮,他几乎的是激动得跳了起来,甚至连一点的官风也没有了,紧紧地抓着那传令兵的衣服,[他们在……在那里?]

[他们的船现在停在鹿耳港外面,现在正准备着近进港,丁大人和徐大人他们正在接他们,哪些是好大的船,小的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船,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怪异的船!]那个传令兵也很是激动,他们可是早就盼着援兵到来了,援兵的到来就证明他们又有了活路,又可以有粮食了。

这虽然不是我第一次的领导这么大规模的作战,但却是在军队转换装备后第一次的统兵作战,从鹿耳港登岸之后,援兵不断地被运送到了岛上,大批的粮草辎重也随之而来,仅仅是几天的时间,整个的台湾府城已经又换了一层面貌,不再像以前那样的低沉,而是充分的爆发出了它的活力,不但守城的那些残军得到了自己的军饷和食物,就连那些不断涌来的饥民也得到了很好的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