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德意志帝国海军的挑战(2 / 2)

发布  经过以上一系列“大型巡洋舰”的试验,德国在1910年开工了这类军舰的决定型,“德弗林格尔”级,该级舰采用平甲板舰型,4座双联12英吋主炮沿甲板中线布置,与同时期的英国和美国主力舰结构很相似。该舰采用油-煤混合燃烧动力,航速达到了26.5节,德国造船工业的高超水平在这里得到了发挥到极致的展示,并为德国大型巡洋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舰都以德国的著名军事将领命名:“德弗林格尔”、“吕佐夫”以及“曼陀菲尔”号(译注:坦嫩堡之战后改名“兴登堡”号)。

发布  为了对付“雄狮”级战列巡洋舰,德国海军舰船设计局(k-rma)在“德弗林格尔”级的基础上放大舰体,并且换装了全新的350毫米(13.8英吋)口径主炮。尽管比其英国对手要重,但是其航速还是能达到28节之快。为了补偿主炮塔增加的重量带来的重心上移,其副炮下移了一层甲板。该级舰预定建造7艘,分别计划代替“维多利亚·路易丝”、“布吕歇尔”、“弗雷亚”、“腓特烈·卡尔”、“约克”、“格奈森瑙”以及“沙恩霍斯特”号,但是,有消息称由于英国将r级大量改建为战列巡洋舰,德国有将“约克代舰”后三艘改变设计的计划,根据此计划,她们计划装备与巴伐利亚级相同双联380毫米炮塔,并加厚装甲,而由于舰体尺寸没有什么大变化,所以速度可能会略微地减低为27节左右。(译注:日后“维多利亚·路易丝代舰”级的命名分别为“马肯森”、“隆”、“腓特烈亲王”以及“俾斯麦侯爵”;“约克代舰”级的命名分别为“布吕歇尔”、“约克”和“弗雷亚”号)

发布  由于德国所谓“大型巡洋舰”设计的成熟,他们基本上将设计重点从战列舰上移到这种舰艇上,事实上,德国大型巡洋舰和英国的战列巡洋舰相比更加注重防御设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到了“维多利亚·路易丝代舰”级之后,我们可以将这样的大型巡洋舰看作相当于“伊丽莎白女王”级的高速战列舰也不为过。 [注12. 福斯, m. :《海军知识》]

发布  德国海军的扩张是和威廉二世病态般对海权的执着紧密联系的,这位皇帝甚至会自己设计军舰,但是他的杰作从其造船工程师那里获得的回答是:“陛下,您设计的军舰有着举世无双的火力,超群的装甲防护,一流的高航速,华丽的内部装修,总之,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完美设计。但是它有一个缺点,就是下水后会像铅铸的鸭子一般立刻沉入水底……” [注13. 夏尔莫, g :《德国海军轶事》, 128页]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