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否极泰来(2 / 2)

齐愿这时罕见地插嘴了:“有了那钢铁巨人,咱们什么样的敌人都能击败。”

袁紫山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问道:“齐同志,这么说来你是相信那钢铁巨人就是站在我们一边,帮助我们作战的了?”

齐愿嘿然一笑:“咱们国家苦命的日子过得太久了,该有点什么好运气出现了。”

他的话虽然没有正面回答袁紫山的问题,但是却引起了青学班几人的沉思,青学班内都是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战士,关于中国在半个世纪以来的兴衰沉浮,都有着一番自己的思考。单纯将中国的没落归结到运气上,显然是不聪明的,也没有人会这么做。可是现实就是,中国在1840之后,几乎没有碰上什么好事,晚晴一次次的割地赔款,进入民国后一刻不停的内战,以及外国资本在国内不断地洗劫着人们的财富。无数的家庭破产,无数的生命消逝,直到1937之后,全面的日本侵华爆发,而终于将中国的苦难推到了一个高峰。

否极泰来,是不是在这样一个看不到出路和光明的时刻,最不现实但又最为强大的力量降临在他们的面前,能够扭转一切的颓势,将强大而又万恶不赦的侵略者送去地狱。袁紫山等人有点懂了,为什么齐愿愿意去相信这样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而他们的心底,同样都是希望着的,哪怕再不现实。

与此同时,在芜湖的日军根本没有预料到一场可怕的灾难正在降临。此时日军的主要精力已经不在中国身上了,虽然可悲但是就是现实。我们常说中国战场在二战之中牵制了日军百万,虽然不假,但是日军还是想打印度支那就打印度支那,想发动太平洋战争就发动太平洋战争。cpc一方是实力不足,应付扫荡已经是吃力,而kmt一方则是无能加缺乏干劲,长期的相持中,除了进行一些防御作战,少有拿得出手的反攻作战。

日军在1940年9月已经击败法军,占领了越南的大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的抵抗远比中国要轻微,特别是东南亚还有着日本所紧缺的石油,日本对华的作战已经放在了比较次要的位置上。在随后即将出炉的《对华作战长期计划》中,日本军部做出决定:“不放松现在对中国的压力,在此期间应用一切办法,特别是利用国际形势的变化,力求解决中国事变”。“作战以维持治安及占据地区肃正为主要目的,不再进行大规模进攻作战。如果需要,可以进行短时间的、以切断为目的的奇袭作战,但以不扩大占领区和返回原驻地为原则”。“准备在1941年夏秋时期,发挥综合战力,给敌人以重大的压力,力求解决事变。”

由此可见,日军基本无力在华发动什么大规模的战役了,而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在中国战场历练出来的日本老兵,将被派去太平洋战场,而大批的日军新丁将被送到中国战场,他们的战斗力自然是远无法跟之前的部队素质相比。齐愿也知道,在1941年日军发动的规模尚可的战役也就是两次长沙战役了,不过这两次长沙战役日军都没有完成自己的目的,占领长沙。而发生在12月的第三次长沙战役,还被kmt成为“长沙大捷”,大加粉饰。

且不提水分和现实的问题,单说日军在1941年对华作战上,确实分神的厉害,也力量不足。就在这样的一个节点上,日军迎来了自己完全没有想象过的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