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募捐(1 / 2)

 许白撰写的文章主要交代了三件事。</p>

一,之前郑书利用职权打压农民强行令他们搬出去的事,属于造谣生事。</p>

二,这件事背后的始作俑者,是想获得一大笔不义之财。</p>

三,始作俑者的遭遇很是悲惨,她迫切需要那一大笔钱。</p>

此文章一出,不过短短的五分钟内,热度迅速飙升,立马攀爬到了热搜榜的前三。</p>

这几天里,吃瓜群众们一直在对这件事热切不休的探讨,他们每天眼巴巴的等着郑墨工作室的辟谣,结果等到黄花菜都快凉了也没等来半点动静。</p>

就在他们即将失望,就要相信了那条谣言时,谁都没有想到,率先辟谣的人竟然会是当初爆出这一谣言的人许白。</p>

“我说,之前临墨报刊社报出的消息不都挺真实可靠的吗?怎么现在突然出错了?会不会是郑书在上头对临墨报刊社施压了?”</p>

“有没有搞错,我都因为这件事跟郑墨粉丝在评论区里撕了三天三夜了,结果这个时候你告诉我,原来我坚持的一直都是错的?我裂开。”</p>

一开始,因为不可置信,所以许多吃瓜群众讨论的事情,都没有跟这件事搭上一点关系。</p>

但慢慢的,许多人开始关注这一辟谣的内容讨论起来。</p>

“如果是因为迫不得已的话,这件事好像也能够理解她吧。”</p>

“我觉得不合理。明明这件事都涉及犯罪了好吧,不严惩一下,以后如果人人都拿这一借口碰瓷郑墨可怎么办?”</p>

“其实我想知道,许白说她遭遇悲惨,到底是有多悲惨啊。什么都是未知数,擅自揣测好像不太好吧。”</p>

幸而,许白对这些言论都有所预料。</p>

白歌的事情闹得那么大,不可能在当年引不起一丝轰动。很有可能,只要稍微在网上搜查一番,就能搜出当年事情的经过。</p>

果然,许白随便一搜“白歌”两字,搜索页面就密密麻麻的蹦出了有关她的消息。</p>

因为她儿子被拐一案太过典型,在近年来,甚至都成为了警察局教育孩子不要乱跟陌生人走的反面教材。</p>

把这一消息转载到网上,到时,网友们总不可能对这一消息存有怀疑吧?</p>

这么想着,许白动作利索的用自己的号转载了这一消息。</p>

郑墨在旁边时时刻刻注意他的举动,见此,毫不犹豫的,他也跟着许白转载了这一消息。</p>

两人转载后,一时,网上的言论沸反盈天,多是心疼白歌的说辞。</p>

“天啊,被逼到了这种地步,难怪她会做出这种事了……”</p>

“她这些年过得这么惨,难道没有慈善组织帮帮她吗?”</p>

郑墨看见了这条评论,他心念一动,回复道:曾经当然有慈善组织为白歌组织过募捐,只是,那大半的钱都流到别人的口袋了。</p>

至于这条回复中所说的“别人”,指得到底是谁,不言而喻。自然是流到慈善组织的发起人手中了。</p>

“好卑鄙啊,那个慈善组织都是些谁啊,难道没有人举报吗?”</p>

“我已经查到了,这就去相关的部位那儿举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