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回 王庆扩势称楚王,林冲交接鲁智深(2 / 2)

回到青州,鲁智深早就领着王进的第三军和卢俊义的第四军等着了,晁盖领着经过三个月以上训练的三万多新兵来了,以补充各军损耗;连刚忠简胡铨也忙里偷闲跟过来了。兄弟相聚大醉一场是免不了的。</p>

鲁智深早就耐不住寂寞了,征辽他留守登州节度使府,剿田虎又被林冲按住不动,不知向林冲抱怨了多少回了。加上林冲也想亲自查整登州节度使府下属五个州府的发展,并启动探索海外,所以此番征王庆,就让鲁智深挂帅出征了。</p>

林冲与鲁智深商议,关胜的第一军留守,部分第一军将士补充给杨志的第二军,第一军的多数将领,也都随征。以卢俊义的第四军为前锋;王进的第三军为后卫;鲁智深领杨志的第二军居中;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单廷珪领水军助战,三阮也是求</p>

着林冲非参战不可;魏定国率炮二团助战,凌振的炮一团休整;另外,武松的特战旅,除石秀率一连在东京城外潜伏,刘唐率一营留守登州,武松率特战旅大部参战。</p>

虽然鲁智深没有指挥过这么大规模的战事,但林冲判断,梁山军的战斗力在大宋,除了西军勉强能较量下,其它的不论官军匪军都不是对手。保险起见林冲让吴用朱武两位军师都随鲁智深去,又谆谆嘱咐他们几个:不要弄险,不必急躁。梁山军实力远超王庆,以势压迫,稳步推进,必胜。只要到了淮西开始剿贼,就不用理睬朝廷的催兵。林冲又请安道全再辛苦一趟,亲领医疗营随征。</p>

梁山兄弟又大醉一场,洒泪而别。林冲晁盖胡铨等去登州;柴进公孙胜等去东京,打算找机会给王黼和梁师成下套,这两人总是和梁山作对,不能不有所应对;鲁智深则率吴用、朱武、王进、卢俊义、杨志、阮小二、武松、魏定国等主力人马,则去剿王庆;关胜的第一军,则去密州整训补充,并掩护鲁智深后路。</p>

田虎手下投降梁山军的将官,共有二十四人,耿恭;马灵;卞祥;山士奇;叶清;唐斌、文仲容、崔埜;金鼎、黄钺、翁奎、蔡泽、杨瑃;孙安、梅玉、金祯、毕胜、潘迅、杨芳、冯升、胡迈;乔道清、费珍、薛灿。其中翁奎、蔡泽、杨瑃三人乃是文官,安排去登州政学院培训;耿恭生病留在登州养病;叶清随张清和琼英;费珍、薛灿不愿为官自去江湖,余十七人跟随鲁智深去剿王庆。</p>

林冲带回来了四五万俘虏的田虎军兵,除了少量年轻力壮无劣迹的小兵,和个别有特殊技能的,补充进梁山军中,其他被俘的田虎军兵,则和之前的被俘官军一般,也送去劳作。反正现下登州节度使府管控下的五个州府,都在大兴土木,大搞道路桥梁港口码头等基础建设,劳动力严重不足。所以林冲也吩咐鲁智深等,到了淮西,有机会也多弄些劳动力回来。</p>

梁山军刚平定河北班师,复奉诏征讨淮西。真是席不暇暖,马不停蹄!宣和二年(1120)九月初,鲁智深便率梁山军一十五万,自青州出发,经密州(山东诸城)、海州(江苏连云港)、淮阳军(江苏宿迁)、寿州(安徽寿县)、蔡州(河南上蔡),自东而西,抵达阳翟(河南禹州),汇合了陈瓘、侯蒙、罗戬。</p>

梁山军为何如此急着出兵剿王庆?因为林冲知道,一个多月后方腊就会起义。水浒原著中,梁山军剿方腊,一百零八位兄弟,死了一多半。所以林冲是绝不会去为宋徽宗剿方腊的。梁山军先抢了剿王庆这差事,到时候或者拖延一下,或者说伤亡惨重无法再战之类的,反正林冲肯定不让梁山军去剿方腊的。</p>

张清,琼英,叶清看剐了田虎,奉诏协助征讨王庆。张清等离了东京,已到颖昌州(河南许昌)半月余了。闻鲁智深兵到,三人到军前参见,入军中听用。</p>

</p>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