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 吉力吉思议战和,河湟河套大开发(2 / 2)

儿子和亲信们,差不多都点了头。只有拖吉思,长叹一声,不再说话了。</p>

欢脱道:“依三王子所言,此番不宜与大华军决战。但也不能光看着,汗王可急招牧骑,守住东线,一防大华军趁势攻到谦河一带,二则可以收拢豁里部和秃麻部逃人,增强我部实力。我估计大华军也不想现在就和我们展开大战。”</p>

众人无异议,莫布里道:“大华朝在我们这里有二十几人,当全给驱逐了,免得他们给大华军探听情报。”大华朝在吉力吉思的二十几人,有几个算是使节和军事观察员吧,剩下的十几个,都是教汉文汉语的老师。</p>

德安道:“既然林冲放了多勒回来,我们也将他们礼送出境,此事就交给多勒了。”</p>

多勒应下,道:“欢脱所言甚是,但这次之后,大华军迟早还是要西进北上的,该如何应对。”</p>

欢脱道:“我吉力吉思,与西辽、乃蛮、东喀喇汗国,皆有过矛盾争斗。但如今大华国地广物丰,人强马壮,军力浑厚,火器厉害,任单一方皆无法抗衡大华朝,当抛开恩怨,联合抗华。”</p>

德安点头:“西辽虽强,但治下宽松,不会强行吞并部众。我会遣使向耶律大石称臣,告诉他林冲要一直西进到乌拉山,他肯定愿意共抗大华;乃蛮部离大华军最近,估计也会倒向西辽。”</p>

祭师若奴道:“汗王不拘虚名,甚好!叫西辽去做抗华的领头人。”</p>

莫布里道:“那东喀喇汗国呢?他和林冲可不接邻。”</p>

欢脱道:“我们当配合西辽,劝他共抗大华。汉人有言,唇亡齿寒,我们三家若亡,下一个就是东喀喇汗国。”</p>

德安等商议已定,便派出使节往鲁智深与许贯忠处,表示前者瀚北堡之战,属于误会。吉力吉思将不介入大华军和豁里秃麻两部之战,但吉力吉思将出兵维护疆界,防止战乱波及。</p>

大华军也不想此时与吉力吉思全面开战,双方算是达成了默契。</p>

乃蛮部和吉力吉思部皆未来援,豁里部首领布里毛,情知打不过大华军,干脆带了一万精骑,以及亲信家眷,急穿过乃蛮部与吉力吉思部的交接区域,跟着克烈部勃烈尔的马迹,西逃去了阿浦水下游,投奔归顺了西辽国皇帝耶律大石。</p>

剩下的豁里余部和秃麻部,就成了大华军的猎物,多半被杀被抓,少半向西,被吉力吉思部吞并了。</p>

吉力吉思部自得大华朝帮助,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增强了,这几年一直在扩充地盘和部众,此番又得了豁里秃麻两部余众,部落规模几乎翻翻,达到了约四十万。</p>

吉力吉思部、西辽国、乃蛮部、东喀喇汗国这私放如何串联勾兑,先不去说它。</p>

且说林冲平灭了杨幺的“大摩国”,留下晁盖在湘潭处置移民,自回汴京。一回到开封,林冲便与胡铨等商议,要加速开发河湟和河套地区。</p>

所谓河湟和河套地区,指的是青海湖沿黄水向东向南,再沿黄河北上、东流,直到南下转弯处,约后世青海湖、西宁、兰州、银川、巴彦卓尔、包头、准格尔一线左右。黄河之伴,气候尚未太冷,宜耕宜牧,可种水稻、麦子、青稞等,此时尚有不少草木。</p>

宋时河湟河套地区,要么被西夏辽金控制,要么处于拉锯交战区域,民生凋零。如今大华朝的势力范围,早就远远越过,朝廷便要抓紧大开发,要将河湟河套建设成西北粮食生产基地,成为将来大华军西进的粮食供应地。事实上林冲克制大华军西进北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粮草供应成本太高。这次灭豁里和秃麻两部,粮草供应就已经暴露了许多问题,后来鲁智深和许贯忠只得令栾廷玉的第九军停留在银川,暂停北上,就是因为粮草问题。还好吉力吉思部也没做好全面开战的准备,栾廷玉部后来就折返中原了。</p>

按照林冲的要求,朝廷组织了官员和华夏大学的专家,全线考察河湟河套地区,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复林复草,对可以开发的地区,则推广抗寒作物。</p>

林冲又特意叫来交建部长,九尾龟陶宗旺,叫他把建设重点转向西南西北,云南、四川、甘陇三路等。交通是大华朝的重点政务,也是朝廷考核地方官员的硬指标之一。陶宗望把朝廷力量转向西面,东面的地方官员就得靠本路力量来修路了,所幸东北面三条国道主干已经修好。一条是开封—大名府—北平—辽阳,然后分两路,一路往平壤—开城—汉城—釜山;一路往海参崴。另一条是西安经潼关、洛阳、郑州、开封、青州,至登州。再一条是从杭州,经江宁、徐州、开封、潞州、太原,至大同以北。</p>

这日林冲收到了许贯忠的一份急报。</p>

欲知许贯忠急报何事,且听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