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 方玉的谢礼(1 / 2)

 “没有,很好的两个孩子,天分高,也刻苦。</p>

平日和同窗们相处也好,以后定然有所成就。”</p>

辛先生是真喜欢金子和根生,两个孩子比那些高门大户的孩子要踏实,读书勤勉,行事也稳重周全。</p>

整个学堂里,只有他们出身寒门,甚至可以说出身都不能说。</p>

但偏偏整个学堂十几个孩子,都服气他们,平日行事多半以他们的主意为准。</p>

当然,这其中有一半功劳也是方家送来的果子点心和各种吃食玩物。</p>

有时候,就是他们穿的衣衫式样新奇一些,过几日,同窗们都要家里缝同样的。</p>

但不得不说,孩子本身品质也好,才有如此的好人缘儿。</p>

这般想着,辛先生忍不住望向方玉身边站着的吴岩。</p>

吴岩手里拖着一个长条的木头盒子,一见就知道是送他的见面礼了。</p>

果然,方玉接过盒子,说道。</p>

“先生,这是我们家里人亲手栽种烹制的茶叶,数量极少,但味道极好。</p>

学生给先生带来四两,先生尝尝看味道如何。”</p>

旁人若是看到,恐怕会觉得方玉小气,多年不见先生,好不容易来拜见,只带了四两茶叶。</p>

但辛先生可是太了解这个学生了,每次送节礼都是实惠又大方。</p>

这次突然如此“小气”,也自然有小气的道理。</p>

这道理就是,这茶叶一定极金贵!</p>

“好,我一定好好品品。”</p>

“先生煮茶的水最好用善缘堂送来的,味道更胜三分。”</p>

方玉提醒了一句,善缘堂每月都会送来两桶山泉水,就是供给辛先生煮茶,为此,辛先生这里的老友可是不断。</p>

时不时,就有人跑来蹭茶水喝。</p>

“先生,听说您家里又要开蒙学?</p>

不瞒先生,我们家里还有两个小侄儿,今年正好八岁,聪慧过人。</p>

若是先生不嫌弃,过几日学生想要送来给先生看看。</p>

万一入得先生青眼,以后有他们的两个哥哥一起照料,家里也放心。”</p>

“你倒是消息灵通,”辛先生点头,“那就送来吧,我看看,若是不错就留下。</p>

原本也没想开蒙学,但几位老友拜托,我也没有旁的才能,多教授出几个好孩子,也算没有白读一辈子的书。”</p>

“先生自谦了,这京都谁不知道辛家学堂最好。</p>

学生若不是早早定下名额,怕是到时候门槛踏破,学生都挤不进来。”</p>

“你啊,做了几年县令,倒是学了油嘴滑舌。”</p>

师徒两个说了几句话,方玉又装模作样考问了金子和根生几句功课,这才告辞离开。</p>

金子和根生依依不舍送到门前…</p>

后院里,辛先生已经一迭声的催促安伯去泡茶了。</p>

再喝了一杯茶之后,他突然骂了一句,“这吝啬小子,居然只给了老夫四两!”</p>

</p>

安伯嗅着屋里的茶香,忍不住笑道。</p>

“先生,方公子可是说了,这茶特别难得。</p>

这四两已经很多了!</p>

再说,以后方家又有两个孩子送来读书,您喜欢这茶,还怕喝不到吗?</p>

这天下,缺了谁的一份儿,也不会缺了您的一份儿啊!”</p>

果然,辛先生立刻高兴起来,开口吩咐到。</p>

“去寻两个小罐子,一只装半两茶叶。</p>

然后请乔先生,翁先生来喝茶!</p>

这两个老头子,喊他们来学堂做先生,他们拿乔推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