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梦想(2 / 2)

重生在台湾 云的留痕 2551 字 2019-09-12

可是算算日子。在这一年当中,在台湾的岛内岛外还是有很多大事值得历史记住这一年。

赵文凯记得最清楚的还是1月17日美国发起“沙漠风暴”,入侵伊拉克,海湾战争爆发。5月1日中华民国终止动员戡乱时期。5月15日台湾发生独台会案,来自台湾各大专院校的大学生进入台北车站声援被捕学生。6月12日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总统。6月12日芝加哥公牛队赢得了他们第一个NBA冠军。6月20日德国议会决定将首都从波恩迁往柏林。

国内,6月至7月中国华东发生水灾。全国各地民众,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向灾民捐款。

7月1日华沙条约组织在布拉格正式解散。在未来的日子,从8月19日苏联八一九事件到12月25日苏联解体。这一年里,台湾内外可以算得上风起云涌。

赵文凯是8月20日来到这个世界的,在前一天,苏联就开始动乱了。在以后的日子里,似乎是为了给赵文凯一个重生大礼。世界上最庞大的一个国家的解体为赵文凯做了一个极大的PARTY。不过这份礼物,赵文凯受之不起,就敬谢不敏了。

距离重生那天,赵文凯在台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星期了。

这段日子里,除了固定的“医疗复查”意外,就是父母遵循医嘱,每日进行记忆尝试恢复,也就是把赵文凯曾经最熟悉的事情重新对他讲述一遍。

这点对赵文凯来讲到是极有好处的。因此赵文凯也不时“回想”起一些过去,顿时叫赵家上下也高兴了一阵子。

赵家的早餐是西式的,牛奶加面包。这还是因为赵文凯的父母都是喝洋墨水成长起来的原因。

早期赵文凯的父母都在美国求学,也是在哪里相识、相知到相爱的。

在台湾,出国留学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潮流。随便提出一个来,这个人都会有个某某国家XX博士学位。赵文凯这才知道外国的博士其实早和多年以后国内的本科生一样“泛滥成灾”了。

赵子明对儿子的康复现在是越来越有信心。看着餐桌上正在啃面包的赵文凯,嘴角就情不自禁的朝上翘。

庞雯娟自然是知道老公为何如此高兴,因为她自己同样的高兴。毕竟那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啊!

赵文凯更是免疫了这种无比“肉麻”的眼神,注意力只聚焦在面包和香肠上。

这时,就听赵子明对妻子说道:“文凯最近恢复的也差不多了,我刚问过蔡医生,蔡医生认为咱们儿子应当恢复正常孩子的生活。我也觉得是该叫文凯回学校读一阵子书看看了。”

这下赵文凯忽然警觉了起来,耳朵也支棱了起来。读书?赵文凯可是最不愿意读书了。

庞雯娟似乎对老公的提议持有反对的意思,眉头紧锁,心里有些心疼儿子。可是受西方人的影响,庞雯娟还是觉得老公的话有道理。

“我看可以,不过文凯现在的状况不适合再在以前的学校读书了,我看还是另外找家学校吧。”

夫妻俩也没征求赵文凯的意见,在餐桌上就决定了赵文凯在台湾的生活*。

“学校啊!老子的学生时代又来临了!”

赵文凯仰天长叹!前途一片渺茫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