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黄花碎处马蹄急(1 / 2)

宋末 大而无当 0 字 2021-08-29

 孙洛骑在马上,心情郁闷到了极点,如今的孙洛或许可以称得上一声孙大人了。谢道清相当慷慨的给了孙洛一个承信郎从九品的阶官,令其去孟珙帐下效命,宋朝的官制非常复杂,分为阶官和职官两种。阶官,对于武将,简单来说就是现在军衔制度,如上校之类;而职官,就是团长营长之类。

例如,大将军狄青曾经做过秦州刺史、泾原路副都总管,秦州刺史是虚衔,代表他的官职大小,代表其是从五品的官员,而泾原路副都总管是职官,是负责统领泾原路兵马的指挥官。

两名武将要比较官的大小,一般来说,是比较阶官。那么,这些阶官是如何比较的呢?宋朝的官制发生过三次变化,分别是政和以前武将官制,政和官制和绍兴官制,而孙洛此时脑袋上的这顶乌纱,正是处于南宋武将倒数第二阶的正九品承信郎,据历史记载,岳飞在二十岁时,首次从军真定,任小队长,带兵首战告捷,活捉贼首陶俊、贾进和,表现了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因功补承信郎。对于一名有志于在军中历练的宋人来说,承信郎这样的官职意味着你真正进入南宋的官员体系,可是对孙洛这莫名其妙便被栽上这顶乌纱帽的人来说,却并没有多少庆幸,尽管孙洛在李再兴只言片语的解释中知道,给自己这顶帽子,还是为了方便李再兴与谢道清双方的合作,但孙洛实在不明白,自己跟这一码事有个屁关系?为啥非把自己扯进去,难道李再兴的性取向真的有问题?孙洛不由得斜眼瞅了瞅骑马走在自己前方的李再兴。

李再兴只怕不知道孙洛竟这样比编排自己,不过就算知道了,以这小子的闷骚性格也就微微一笑绝对不抽。孙洛满心郁闷的懒坐于马上,谢道清倒是大方不但给了两匹快马,还另附上两千两白银,当几张轻飘飘的纸币送到孙洛面前时孙洛才知道,原来早在南宋时就已经有了银票的存在,不过那时不叫银票而唤为“交子”,在临安仅滞留了一日,准备了干粮与衣物,两人便匆匆上路,赶往孟珙的帅帐——江陵。

若要赶往江陵其实经水路是最便捷的,孙洛实在不愿承受在马背上**颠得青色的痛苦,据说在阿拉伯国家,许多骑马的男士说话都是尖声尖气,这对作为一个在二十一世纪难得的处男孙洛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大地恐惧。可是,孙洛那里犟得过李再兴,当然李再兴这一背弃孙洛真实想法的行为受到了孙洛千万次的内心谴责。

由水路至江陵不过区区一个多月,可即使骑乘快马日夜不停的奔波至少也要三个月,孙洛真不明白李再兴的脑袋是不是被驴踢了,竟然选了这种愚蠢的办法。不过幸好谢道清赠与的马匹确是好马,奔驰起来上算得平稳,也少去了孙洛的些许痛苦。两人行了几日,这一天,眼看太阳已仅剩下一个昏黄的半圆,二人还没有寻到可以投宿的村庄,孙洛猜想今夜怕是免不得要在荒村野店里住一夜了。好在在太阳的余晖将要消失时,一间残破的庙宇出现在了两人的视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