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坑惨蒙元(2 / 2)

但若是因为几百年前元军的两次失败就寄望于此次清军也会一败涂地、铩羽而归,那无异于痴人说梦了!

几百年前的1271年,忽必烈将大蒙古国中自己掌控的地域改国号为“大元”,并于次年定都大都(北京)。

这时的高丽王朝早已经向忽必烈称臣,成为了他的东藩之地。

元朝建立两年后,忽必烈两次命高丽派使者代表元朝前往日本,名义上是希望“通好”,实则是招降。

当时的日本正是镰仓幕府执政,但当时的第七代征夷大将军惟康亲王已经被架空,实际权力掌握在权臣北条氏手中。

时任镰仓幕府第八代执权的北条时宗严辞拒绝了忽必烈建交、纳贡的要求,恼羞成怒的忽必烈决定出兵攻伐。

渡海出兵日本就需要大量的战船,蒙古人只会骑马,列祖列宗都没有一个懂得造船的。

当时中国造船业最发达的江南沿海地区还都被南宋控制着,不可能为元朝建造战船。

而且造船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要消耗大量的人力。

当年隋炀帝为征高丽,逼迫造船工匠在东莱赶造战船,工匠们日夜泡在水里,许多人下半身被海水泡烂生了蛆,后来成了杨广昏庸残暴、穷兵黩武的又一明证。

蒙古人定鼎中原不久,江南的广大地区还被南宋政权掌握着。

具有雄才大略,作为蒙古统治者中极少数重视汉文化,推崇儒术的皇帝,忽必烈也不想因为大举造船而在中原地区弄得怨声载道,让刚刚建立不久的元朝失去民心,于是就把这个苦差事摊派到了倒霉的高丽国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