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八章 出衮州记(2 / 2)

霸宋西门庆 三王柳 0 字 2021-08-29

阉几代们得了鸡毛当令箭,立时便雷厉风行地运作了起来。

本来他们这一路人马定下的行军路线是直线往关胜军中去的,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行军路线要改。于是,阉几代们领着军打着圈儿在衮州各府县乱蹿起来,但凡是地图上有名的县镇,他们都要凑上去随喜随喜。

过路前,先由阉毛子们做先锋,宣谕地方文武二十里外迎接;次日起身,地方官必须送到辖区界口处方准回。

宫、道二太监临时下榻的公馆,外面必须张灯结彩,内院外院都得铺上锦纹五色毡,屋里则以白绫裱顶棚,锦缎糊墙壁,室中更要陈设古玩雅趣,方能彰现二位公公的超逸品味。

阉几代们是二位公公劳苦功高的左膀右臂,待遇自然也不能差了,他们住的房子虽然不敢僭越二位公公,但也要屋里屋外,铺排整齐。

就连跟着二位公公拉车驮行李的马匹骡子也跟着沾光享福——它们住的地方必要黄土垫圈,粉饰一新,槽里饲的都是精料,黄豆黑豆水泡豆儿,更是不得断了的零食,这些都有阉毛子们专门巡视检查的,若哪个敢弄虚作假地敷衍,重责无旁贷!

小牲口都如此待遇,还用说大的吗?供给宫、道二太监的饮食,自然是精益求精,即使是阉几代们,也是极尽丰盛。宫、道二太监和阉二三代们倒还有涵养些,纵稍有不如意处,也不过咳嗽两声,皱皱眉而已。阉四五六七八代和阉毛子们就没那么好糊弄,但凡老爹们面上生出几分颜色,马上就蹦起身来挑肥拣瘦、吹毛求疵、摔盆砸碗、打狗骂鸡,人人都是全挂子的武艺;誓将地方上官员参革发遣的言语,个个口里皆练得滚瓜烂熟。

若十分不如意,阉几代们回过宫、道二太监,就说这里景色优美,风土淳厚,二位大人乐不思蜀,想多留连两天。这么一来,地方上就得倾了家的支应,耗费国帑不可胜计,地方官则乘机向民众搜刮,老百姓怨声载道。

如此鸡蛋里挑了几回骨头,后面的府县就学了乖巧长了伶俐,行事间便更加灵动知窍起来。宫、道二人车马一到,就有人来跟阉几代们讲价钱,根据地方大小、民众富庶、特产多少排算,彼此争无讲有,讨价还价,辩论到激烈精彩处时,真是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就是大宋和辽国西夏折冲于樽俎间时,都没生出过这般好口才。

敲定完价钱,当场兑现——宫、道二公公多少,随行的阉几代们多少,这便皆大欢喜。接下来你便倒白开水当饭给他们吃,这帮阉子阉孙从上到下,还要赞叹白开水能治百病,更符合养生之道。

当然,没有哪个不开眼的真的去倒白开水,倒是有某些一心追求进步,愿为天朝做更大贡献、担更重担子的贤良之士前来求见。这些有志之材言词雅驯,举止谦恭,不动声色间先送阉几代们一份重礼,再送宫、道二太监一份重礼,阉子阉孙们便惊为天人了。

古人原有献缟投纻之礼,便收受些隆仪,亦是主宾交接之道,又何足为贪?于是来拜的精英们一个个势如破竹地登堂入室,宫、道二太监视礼物轻重,或檐前揖让,或降阶相迎,或倒屐而出,言笑中扶肩拉手,赐座留茶,细问履历政绩,就这样一路上许了无数的保举话。

等宫、道二太监领着人把衮州治下的各处府县都转了个遍,十几车财帛已经变成了几十车财帛,阉子阉孙们也是行囊与体重与日俱增。这时大家兴高采烈之余,终于想起该往关胜军中去了。

而这时关胜军中,阮铭川早已无惊无险地借着采购食材之机,把阮小七、张横“救”了出来。

三人好似困龙归海,渴马奔泉,直上梁山聚义厅,众头领皆惊,晁盖便问道:“小七张横,你们两个怎地神出鬼没地回来了?”

阮小七便将阮铭川介绍给大家,众头领听了皆喜,晁盖吩咐整顿宴席,为阮小七张横压惊,给阮铭川接风。

酒席上,阮小七左顾右盼,不见西门庆,忍不住便问道:“天王哥哥,四泉哥哥哪里去了?铭川兄弟虽然将我和张横捞出来了,但还有百多名弟兄在关胜那厮手里羁押着呢!一想到这个,就是玉皇大帝的山珍海味,小弟也咽不下去——四泉哥哥快出来!想个计策救人啊!”

张横出主意夜袭关胜不成,反而折了百余弟兄,自觉丢了人,面羞,在座中耷拉着脑袋不说话。反正有阮小七代言,也省了他人前的尴尬。只有听到提起西门庆时,才把头抬了起来。

宋江便叹了口气,遗憾道:“我还是要说,四泉兄弟放了蔡氏婆娘回大名府,此事做得莽撞了。若有蔡京的女儿在此,莫说百余名弟兄,就是千军万马,也能换得回来!如今却是……唉!”

阮铭川听宋江如此说,想起临行前关胜特别的叮嘱,不由得心中一动,不经意间多留意了宋江几眼。

这时阮小七却焦躁起来,顿着酒杯叫道:“怎的没人回答我四泉哥哥在哪里?难道老子被抓了一回,就让你们都看不起了吗?”

晁盖大笑道:“岂有此理!小七有所不知,为了扫平关胜,四泉兄弟回山后一直闭门不出,在研究甚么‘活字印刷’!”

一听此言,阮小七莫明其妙,瞪大眼再说不出话来。这正是:

胸怀贪心滋腐败,手握智珠定干戈。却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