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权宜之计(1 / 2)

 1951年5月31日,向北进攻的联合**中线部队已经到达涟川、华川一线,其攻击的势头没有减缓下来的趋势。()。中**队的第九兵团、第三兵团在继续向北撤退,战线距离三八线越来越。铁原、金化一线,是朝鲜中部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被称为“铁三角”。这里山岭连绵,数座高山成互相呼应的阵形,巍然耸立。

占领这里便可以无遮拦地向北俯瞰,是美军继续北进的绝好的冲击地。这里公路和铁路密集地在几大要地之间交叉纵横,是朝鲜中部的交通枢纽,无论是队防御还是外进攻的角度上讲,都是转运物资屯集兵力的最佳地点。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是任何一个军事家都会不惜一切代价占领的地方。

战场形势风云突变,骤然之间,我军由追击转为退却,由进攻变为防御。尤其严重的是,我东线尚有大量部队未及调整部署,其中有宋时轮十九兵团的三个军,我三兵团的十二军,朝鲜人民军第一军、第三军,如果让敌迅速占领铁原、金化,我们窝在东线的部队就很难退回来,在那个狭长地带里,要打展不开,要守也展不开,几十万人窝在一堆,无后方,没供给,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基于此种情况,志愿军司令部急命正在撤退途中的3兵团15军迅速在金化以南芝浦里地区角屹峰、鸣城山、朴达峰一线(正面约十七公里,纵深约十九公里)占领要点,组织防御,坚决阻敌以迟滞敌人行动,掩护我东线主力兵团调整部署。42军正在东线元山、阳德地区二线整补。忽然,接到志愿军司令部十万火急的调令。该军两个师迅速出发,星夜行军,于6月2日赶到铁原、平康占领预定阵地。次日,“联合**”的前锋也进至这里。他们见到志愿军已有准备,便停止不前。两军只有一步之差!

中朝军队奋力阻击,至6月10日,志愿军主动撤出铁原、金化,将“联合**”阻止在三八线附近的汶山、高浪浦里、三串里、铁原、金化、杨口、明波里一线,敌我双方均转入防御,第五次战役遂告结束。

整个来说,这次战役是一个大胜仗,共消灭敌人8.2万多人,是五个战役中消灭敌人最多的一次,更重要的是粉碎了敌人的登陆计划,敌人被迫接受停战谈判。此役,还使我志愿军新参战兵团受到锻炼,取得了在全新环境中对美军作战的经验。然而,这次战役又应了彭德怀司令员的一句预言:是一场大恶仗——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亦付出了相当代价,战斗减员为8.5万余人,敌我伤亡对比为1:1.038,根据志司在7月的一份材料中对五次战役回撤时的情况表明5月21日以后,我军从上到下,对敌人很快就来一次反扑估计不足,各部虽都有掩护转移的布置,但没有充分吸取四次战役的经验教训,以致遭到相当严重的损失。

特别是战役二阶段回撤的5月21日至6月10日的九天,志愿军就伤亡1.6万余人,损失最重的是60军之180师,经几次突围接应均无效,除师长、副师长、参谋长及担任掩护大行李的一个建制营等部分人员突围外,余因饥饿与疲劳走不动,吃野菜中毒或作战死亡、失散等共7000余人。

180师自己在向上报告的《180师突围战斗减员统计表》中记载,在总计栏中,180师负伤、阵亡和情况不明的总数字为7644人,其中师级干部1人,团级干部9人,营级干部49人,连级干部201人,排级干部394人,班以下6990人,这是一段较为真实的文字记录。彭德怀在一次会议上气得面对面的批评了60军的领导同志:“你像不像个指挥员?把部队搞成什么样子了?这是我们志愿军的耻辱!”并要把180师师长郑其贵军法从事——拉出去枪毙!全军震动,全国震动,舆论哗然!

······

一条静静的山谷里,山上的树木已经长出了树叶,绿草重新覆盖了被炮火几番蹂躏的大山,几场暴雨后山谷里的溪流重新注满了水。一只鸟儿在枝头疯狂地跳来跳去,一条草黄色的蛇‘嘶嘶’地吐着信子,摇头晃脑的向小鸟逼近,鸟儿的羽毛炸了起来,短促的尖叫着,准备和毒蛇做最后一搏,它已经退无可退,因为身后就是鸟巢,里边躺着两颗洁白的鸟蛋。

毒蛇猛地昂起头,半截身体直立起来,箭一般地射向小鸟,就当它的嘴已经触到鸟的羽毛时,突然一只手抓住了它的尾巴,将它倒提起来,随手在树上摔打了几下,刚才还是猎手的毒蛇转眼变成了他人的猎物。王勇把蛇团成一团塞到挎包里,在低垂的树枝上捋下一把嫩叶放到嘴里用力嚼了几下,喉头鼓动了几下咽了下去,抬起衣袖擦擦从嘴角流出的绿色汁液,端起望远镜向对面山坡上望去,那里一座屋子被烧塌了,一个中年朝鲜妇女东张西望了一阵,走到屋子后面,不多时扛着半袋了粮食匆匆下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