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蛤蚧(二)(2 / 2)

“你知道蛤蚧的功效吗?”吴音正兴奋的翻来覆去的看,突然传来杨爷爷声音。

吴音抬头一看,杨爷爷正目光炯炯的看着吴音,等着吴音回答。

吴音忙正神:“我是在同学家的一本医书上看的,上面说蛤蚧对肺劳,虚劳的咳嗽很有效。

我想起爸爸是当年修水库而劳累过度导致的咳嗽,这应该是属于虚劳咳嗽。爸爸这么多年试过了很多种药,都没有效果。

既然书上说蛤蚧有效,所以我找叔叔看看能不能弄到蛤蚧,试一试总是好的。”

杨爷爷听吴音说完,赞许得朝贡叔叔点点头。“这孩子,很聪慧。”

吴爸听杨爷爷夸赞孩子,倒也不谦虚:“阿音至小就很懂事,学习也好。”吴音听杨爷爷和老爸夸奖自己,反而有点害羞,脸都红了。

“宇明,我帮你把把脉,再给你开个方子。”杨爷爷对吴爸说道。

“好,谢谢杨医生。”吴爸久病多年,反而脸上很淡,不露喜色。吴音知道爸爸对蛤蚧的功效并不抱多大的希望,但又不忍拂去孩子的孝心,所以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

杨爷爷很快帮吴爸把好脉,点点头,拿起纸笔,快速写下方子,递给吴宇贡:“宇贡,去你店里取一下药,按照此法烘制好,再取与你堂哥相服。”

吴宇贡取过药方,正待起身,见吴音一脸渴望的盯着药方,便递过去给吴音看。吴音激动地接过药方,直接上面龙飞凤舞的写着:“蛤蚧一对(头尾全者,涂酥炙令黄),贝母一两(煨微黄),紫菀一两(去苗、土),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鳖甲二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皂荚仁一两(炒令焦黄)。桑根白皮一两(锉)。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枣汤下二十丸,日三、四服。忌苋菜。”医生的字一向潦草,但吴音一边看一边猜,还是看懂了。

“啊,是蛤蚧丸药方。”吴音激动的喊道。

“你知道是蛤蚧丸?”杨爷爷有点疑惑,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孩子不仅看得懂自己的字,还知道这是蛤蚧丸?!

吴音一出口,便知自己鲁莽了。不好意思的看了看杨爷爷,“我同学家那本书上就有这样的药方,我是看着有些相像,所以猜的。”

杨爷爷上下打量着吴音半响,回头和吴爸说到:“这孩子很有慧根,我想收她为徒,不知你意下如何?”虽说是商量的口吻,但其语气却带着不容拒绝。

吴爸见有如此好事,当然没有拒绝之理,但“阿音才上初一,不知道她能否安排得过来?”吴爸看向吴音,吴音从小就有主见,吴爸也一向尊重她的看法。

吴音在一旁,早震惊得愣在当地。这真的是想穿鞋,就有人送鞋过来;想睡觉,有人递枕头呢。

“爸爸放心,我可以安排好学习的。”吴音怕爸爸拒绝,忙回复道。

“好,改天上我那,行拜师礼。”杨爷爷看收了一个徒弟,也很高兴。“宇贡,这周末你带她到我家。”

吴宇贡自然应下。

吴音家当晚留下杨爷爷吃饭,吴宇贡也在晚饭后将炮制好的蛤蚧丸拿了过来给吴爸服下。一切就看效果,各自回家不表。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