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7 有恃无恐(2 / 2)

“这事就算过去了,你就安心跟着大哥我干,南华的老板很大方,说不准将来封妻荫子呢。”

孙殿英拍了拍谭温江的肩膀,又道:“收拾一下,陪我去见见蒋先生,记得穿得体面一点啊!”

第二天,孙殿英找到蒋伟记,初来乍到。不少麻烦都需要蒋伟记帮忙处理。

蒋伟记在东爪哇干了几年,经营的人脉,可不是孙殿英这样的新丁能比的。

“泗水当然是南洋少数的大城市,不比首都新唐山差多少,不过除了泗水,东爪哇的华人势力很微弱,就看孙兄你大展拳脚了!”

蒋伟记带孙殿英到省政府入职,笑着鼓励他道。这些天朝夕相对,两人称兄道弟,时间一长有了几分情义。蒋伟记的鼓励里也多了几分真诚。

“客气话就不说了,蒋兄的恩情小弟铭记在心。日后有所差谴,敢不效犬马之劳?”孙殿英拱手道,“望蒋兄多多提携了!”

“好说!”

……

在正式“出征”。内务部和总理府派人过来给这帮丘八“上上课”,让他们懂规矩,好好做人。

这也包括孙殿英、谭温江等人。

他要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军务和政务培训,累的好不酸爽!

剔除黄赌毒因素,孙殿英在旧部中选拔出了近两千人的过得去的官兵,加上内务部分配过来的军官。很快就组成了日后饱受争议的“东爪哇支队”。

丘八,一群有钱的丘八,来泗水之前,蒋伟记已经帮他们准备好大量肥美价廉的土地了。

买到心仪的土地后,丘八们个个心满意足,每人至少都得到三十亩土地,日后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经营自己的土地了。

土地在哪,根也在哪种下。

到了南华不久,孙殿英就把滞留在上海的家室迁过来,孙家在泗水市区买下一幢几亩大的别墅豪宅,和老蒋比邻而居。

里面添置了冰箱、风扇、电灯电话、收音机、唱机等现代电器,一点不比上海有钱人家享受差!

房子还是老蒋推荐的房地产商,陈果夫兄弟在泗水经营的房地产公司里就有老蒋的股份,可以说老蒋在泗水一代,除了搞不了技术含量高的机械、造船、石化生意,几乎很少没有他不涉及的赚钱买卖!

孙殿英也是后来才得知这一情况,不知不觉被蒋伟记“杀熟”后,很快他又加入了蒋伟记的朋友圈,认识了不少跟在蒋伟记后面风生水起的江浙商人。

现在他老蒋可是成了不是国土局的局长的国土局长。

把孙殿英安排好,蒋伟记终于可以抽出手来拍卖前段时间的获得的成果。

一时之间,在中、东爪哇地区,出现了大小几百个种植园,园主多为华人,也有英国、荷兰人和日本人。

对像宋霭龄、孙殿英等人在南华大量购买土地,为了开发土地,就需要招揽劳动力,他们不必在南华当地招聘劳动力,可以直接在本地招聘劳动力送到南华。

宋霭龄还是不放心土地的事,便跟着南华访问团来到南华,在蒋伟记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买下的十万亩土地。

令她不愉快的是,期间碰到了抗议的土人,他们抗议华人夺走他们的土地、山林,纠结了数百人反抗。

然而,当脸色发青的蒋伟记回到泗水,调集泗水是内务警察部队出动后,接下来的几天里,抗议的土人再也没有出现在宋霭龄视线中。

她好奇问蒋伟记,那些土人去哪了?

蒋伟记微笑着回答她,为了补偿土人的土地,政府划了外海一个岛给他们安居乐业去了。

……

根据两国达成的协议,两国政府建立移民绿色通道,移民局和当地政府联合办公,灾民在国内接受简单培训后,将直接分配到南华各地的种植园、农场、工地、工厂。

在南华居住满一年的华人自动获得南华国籍,并且南华和武汉政府互相承认双重国籍。

对投资南华土地的国内投资者来说,尽管管理上有点麻烦,但以极低的价格雇佣到灾民到南华务工,成本上划得来。

南华有专门的农业管理公司,土地主可以把土地承包给农业管理公司获得稳定的收益,或者农业管理公司从土地主那收取管理费,根据合同为土地主种植橡胶、棕油、剑麻、菠萝、水稻等经济作物,收成由土地主所得。

又或者土地主出土地,农业管理公司出人力物力和管理技术,按比例分配种植园的收益。

经过几年试验,农业管理公司模式在南华越来越成熟了,规模也发展到20万人,是既建设兵团后富有南华特色的半官方半市场机构/公司。

南华政府和南华国家开发银行一直不遗余力地为农业管理公司背书,提供种种政策和资金扶持。

宋霭龄考虑到自己经营可能赚更多钱,就没把庄园交给农业管理公司打理,依旧和一些朋友合作搞了自己的种植园公司。

当然,这不包括孙殿英。

孙殿英得知蒋伟记也把土地承包给农业管理公司经营后,果断把土地承包给农业管理公司,小小地讨好南华政府高层,也表明他要继承蒋伟记的未竟事业,一心一意“剿匪”三十年!

偶尔也会实践一下蒋伟记传授给他的经商经验,向泗水提供煤炭、砂石等资源。

当然,主业还是在土地上,刚买到的土地交给农业管理公司打理后,在蒋伟记的暗示下,孙殿英他们有机会夺得更多新的土地。

手下的军官有样学样,这帮家伙手段粗野,强买强卖是他们的特色。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除了被某个家破人亡的土人青年刺杀过一次,掉了三根毛发,孙殿英几乎毫发无损,反而抢占了更多的土地。

这是二十年代东爪哇地区的状况,一切都很野蛮,在野蛮中向前发展。

尤其是孙殿英所部的河南、山东籍老乡亲朋好友跟随到南华发展后,几十万人陆续涌入东爪哇,两个民族争夺生存空间的战争更是到了**!

为了减轻华人移民的负担,南华政府移民局每年补贴南星轮船公司数千万元,南星轮船公司在广州、上海、厦门、宁波等地开通定期航班,和国内当地政府合作,组织华人移民南华。

如前文提到的王铁牛父子,因为是私人旅行,他们去南华的船票高达百元,而通过移民局和南星轮船公司的专用移民船队到南华,则是免费!

前提是签订劳动合同,由南华农业管理公司或者其他企业担保,实际是南华企业单位提前支付了船费。(未完待续。)<!--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