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白起:此战,我秦军必胜!(2 / 2)

王龁也笑了,他替白起解释道:“王陵将军,你不明白,若是廉颇老儿在此,定然不会追击,即便他知晓主帅仍是我王龁,偷袭成功也会选择收手,退守丹河。”</p>

“可如今赵军主帅换成了年轻气盛的赵括,他若是知晓武安君为主帅,心中定有忌惮,可当他仍认为秦军主帅为我王龁时,定然会选择赌一把!”</p>

</p>

“因为这将是他赵括,唯一能够打败我秦军的机会!”</p>

白起笑道:“哈哈,王陵将军这是多想了,若是赵括小儿没有乘胜追击,我秦军损失的不过是十座空仓而已,他前方部队已然渡过丹河,难道我四十万秦军,还吃不下他一小小的突袭吗?”</p>

“原来如此!”王陵恍然大悟,激动道:“将军所言甚是,如此,我秦军进可攻,退亦可守!”</p>

行军作战,其实有时候,也是主将之间心理博弈的过程。</p>

论排兵布阵,论阴谋诡计,赵括又怎么可能比得上老谋深算的武安君白起?</p>

白起继续道:“若是赵括选择乘胜追击,成败便在此一战,待将其主力引诱至泫氏谷底时,王龁将军,你率领二万五千奇兵星夜兼程,绕至赵军第三道百里石长城防线处,等待时机,此时赵军后方定然空虚,王龁将军你需要做的,便是伺机偷袭赵军主营故关所在,一举攻破赵军主营!”</p>

“末将领命!”王龁拱手应道。</p>

白起看向一旁的王陵,沉声道:“王陵将军,待王龁将军前往百里石长城防线一处时,你率领五千骑兵,横插入赵军营垒韩王山与大粮山一带,大粮山为赵军粮草辎重所在,无需与赵军硬战,王陵将军你需要做的,便是将赵军分割为两只孤立的部队,同时切断赵军的后勤补给!”</p>

“喏!”王陵亦拱手应道。</p>

“最后,便是要靠蒙骜将军了!”白起看向自己面前的老将蒙骜,郑重道:“赵军主力被吸引至泫氏谷底,此处三面环山,仅有一面出口。”</p>

“这是最难之处,蒙骜将军需要带领我军主力守住谷口,且自高地处埋伏下弓弩手及部分大军,一旦赵军意图向谷口亦或高地突围,或投石,或弩箭,蒙骜将军务必将其拦下,只需坚守泫氏谷七日以上,赵军必然弹尽粮绝,再无反抗之力!”</p>

“哈哈哈,武安君放心,我军居高临下,仅有谷口一地需守,占尽地势之利,若是让赵军突围,老夫提头来见!”蒙骜大笑一声,高声应下。</p>

白起的一番谋划,可谓是滴水不透。</p>

即便如此,白起依旧不放心。</p>

“我秦军与赵军兵力相当,正面交战定然损失惨重,唯有围而攻之,断绝赵军粮草,方可在最大程度上保存我军战力。”</p>

白起沉声道:“然围而攻之,向来是兵力数倍于敌军,方可实现,如今老夫以地势之利围攻赵军,稍有不慎仍有突围之险,王龁将军,麻烦你奏请王上,无论使用任何手段,务必再度征召援军开赴长平,除时刻补充我长平兵力外,还要防备拦截山东六国的援军与援粮!”</p>

王龁听到这话,眉头紧皱。</p>

秦国现在的状况比赵国好不到哪去,十六岁以上的青壮年几乎全部被征召入伍,哪里还能在征集到新的秦军?</p>

然而王龁还是咬着牙,拱手应下:“末将领命!”</p>

画面中,当白起要求增派援军的要求传回咸阳时,秦王嬴稷思绪良久,久久未曾出言。</p>

最后在秦相范雎的建议下,秦王嬴稷终于狠下心,亲自前往秦国河内郡,下达了这样一道王令:</p>

“长平战事吃紧,现降低入伍年限,征调河内郡十五岁以上青壮年开赴长平,寡人承诺,凡入军者皆爵升一级,战后再论功行赏,务必拦下诸国援军,替武安君打赢这场战争!”</p>

一时间,秦国上下,全民皆战!</p>

……</p>

看着金榜画面里白起思维缜密的战前谋划,乐毅双目紧闭,长叹一声。</p>

“按照历史的原本走向,在白起老儿定下这战略之时,赵军已然败矣!”</p>

“望诸君何出此言?”蔺相如不解问道:“这一切只是白起老儿的空想罢了,若是赵括小子自最开始就坚守丹河,攻克秦军壁垒西营后没有乘胜追击,他白起的一番谋划不皆落空?”</p>

“落空又如何?”乐毅反问道:“即便落空,秦军也毫无损失,不是吗?”</p>

“这……”蔺相如一时语塞。</p>

乐毅也是战国名将,只不过由于刚刚投奔赵国,在赵国根基不稳,不得赵王信赖罢了。</p>

但是凭真实战绩,乐毅未必比廉颇差。</p>

“按照原本的历史,秦相范雎使阴谋诡计致使山东六国误以为秦赵讲和,齐国并未借粮,魏楚没有援兵,我赵军在长平只有两个下场。”</p>

乐毅默然道:“一,赵括小子坚守丹河壁垒,最后因粮草不足,我赵军主动放弃上党,秦赵于邯郸决战;二,赵括小子与秦军决一死战,然而秦军主帅为武安君白起,即便是马服君在世,也无法与其抗衡!”</p>

“更何况相国大人发现没有,武安君白起即便知道自己的对手是初出茅庐的马服子赵括,也并未轻敌,依旧定下了详尽的对战攻略!”</p>

乐毅沉声道:“例如秦军与赵军对战,若是我赵军上当,他秦军该如何,若是未曾上当,又该如何;若是上当之后,他秦军又怎样才能在保留最大战力的情况下,彻底歼灭我赵国四十五万大军!”</p>

“这一切的一切,武安君都制定下了详尽的战略!”</p>

“反观赵括小子呢?虽然对战局分析十分精准,但那终究只是形式罢了,落实精确到一兵一卒的排兵布阵上,赵括小子并未有任何头绪,只晓得趁势偷袭!”</p>

乐毅摇了摇头,摆手起身,打道回府,只留下一个英雄暮年的落寞背影。</p>

“接下来的第三日金榜,相国大人无需看了,我赵军,败局已定矣!”</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