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战事(2 / 2)

“砰、砰”两声枪响,汉王人与马一起倒地,刘飞虎带着一支千人队从后杀来。汉王负伤被擒。

接到电报的高乐转头对老疙瘩说:“这叫信息不对称。”,然后继续看他的《宋史》。

两天了,朱瞻基的部队即不前进也不后退,南京方面所有人马到位已经超过十二个时辰了。这仗还是没打起来,哎,南军统帅部内部打起来了,吵得不可开交,火铳都拔出来了。

“呜~~~~~~~”的长鸣,装甲列车动了。

“轰轰轰”震天动地的巨响,一阵臼炮,打在两军阵前。

十万将士齐解甲。

北方水军舰船游荡在江面上。从长江口附近登陆的部队在前进的路上感受着春天般的温暖。

南京皇宫,主要人物都在,朱高爔坐在皇位上,道:“开城门请降。”

“不行!”

“休想!”

“门儿都没有。”这声比较尖细,应该是宦官。

大明皇朝的密谍可不是吃素的,南京组织虽然受到了严重摧残,剩下的能量依然恐怖。皇宫里还吵着,这边已经联络好了人马,经过轻微战斗,打开了城门。

朱瞻基饶了他的两个叔叔不死,其他人就没那么好命了。

远在西域的徐海得到电报后立刻将胜利的消息传出,自然是一片欢腾,当然总会有一部分人失望,只好忍气吞声。看来朱瞻基在此地的声威确实不凡,不久线人回报,境外一些蠢蠢欲动的势力偃旗息鼓。

西域安宁,这安南却不消停,内外势力勾结,成山侯王通治下又有人揭竿而起,呼应南京,却不知此时南京的班子已经垮了。准备多时的成国公朱世贸转手就把这群小丑灭掉,并清理了内部通敌之人。没有外界势力的支持,他们算什么?

朱世贸是“靖难”武臣之首朱能的长子,他与张玉的儿子张辅是典型的将门虎子。两人在漠北、西域、安南转战,战功赫赫,对朱棣忠心耿耿,对他选择的继承人同样看好。这两人对朱瞻基来说绝对是“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海河边三岔口繁华更盛,只是大家茶余饭后,多了些谈资。郑三儿,独眼,人称“三哥”,独自站在自己的酒楼顶层的雅间,凝视着远处的大院,百感交集。楼下,服饰显眼的锦衣卫呼啦啦的闯进酒楼,自己曾经是他们的红人,“这群狗!”,郑三儿愤愤地骂了一句,转头又想,自己何尝不是呢。桌上的一杯毒酒静静的等在那里,门开了,“你真光棍吗?”

被带出酒楼的郑三儿感受到周围人们鄙视的目光,曾经他也是浪子回头的榜样,乡里乡亲的那个不高看一眼,如今,哎。他忽然想起说书先生的一句话:“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话说“仗义多为屠狗辈”,但不能说“屠狗辈多仗义”。当年一起混的几个如今也是有身家的人物。

“真不仗义,没有他们,能有今儿?”

“只怕是利欲熏心吧。不长眼!”

家门口的看他们的眼神与往日大为不同,“哎!”除了长叹,他们还能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