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风雷九州 第三十七章 挥洒自有百万甲(1 / 2)

狗官 夜深 0 字 2021-09-02

 第三卷风雷九州第三十七章挥洒自有百万甲

官道,一队三千人左右的士兵凯甲整齐,全副武装,急速向东穿行。整支队伍人虽不少,可除了脚步间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外,却没其它一丝杂音,就连手中的武器和马蹄也特意用厚布缠绕着,以免在碰撞中发出声响。

这支队伍没有打着任何能分辨来历的旗号,不过从士兵的装束和脑后的辫子来看,应该不是太平军。但他们的穿着却和朝廷的八旗、绿营又不相同,而且和一般的乡勇也有所两样。人人都是一式的短打,裁剪非常紧身合体,胸口也无硕大的兵、勇等字记号,队伍中装备的武器也非常统一,绝大多数都是一把三尺的长刀与一杆长矛,除了服饰颜色稍有区别的几个人腰间还配带着一把罕见的六响枪外,另有三百人的小队全副装备着新式洋枪。

三千人以三人并排同行,在官道上连成一条长龙,要不是来到近前,一里开外根本就没人能发现有这么一支队伍在快速行军。可奇怪的是,在这一支堪称精兵的军队之中,却有着一顶青色小轿混杂起中,四个彪悍的轿夫轻松自如的抬着它,健步如飞。

“刘松山,还有多久到湖州?”小轿的侧口突然掀起,一位容貌清矍的中年人探出头来,向走在轿前的军官问道。

“回抚台大人,现离湖州还有二十里。”这位叫刘松山的军官闻声立即回马与小轿并行,压低声音。恭敬异常地答道。

“二十里?”抬头瞧瞧天色,那人微一沉咛后即道:“传令!加快速度,正午前必须赶到湖州!”

“喳!”刘松山连忙抱拳应道,随后提起马鞭抽打着座骑,一路传令而去。

放下轿帘,明显感到行军的速度在军令下后快了许多,人坐在轿中也比刚才更为颠簸。虽然是在官道,但这么快地速度。轿夫有再好的本事也难免控制住摇晃,要是一般人坐在里面早就被颠的晕头转向了,可那个被称为抚台的人却没有一丝不适的表情,相反在轿里的他反而微微闭上了眼,借着行军的空隙养起了神。

似乎这种行军方式他早就习惯已常了,而且整支队伍在他下令后除了速度加快外,更未有任何其它变化。看得出,能把军队训练成如此有素地人实在是不简单,而恰恰亲手训练出这支队伍的人正是坐在轿中地这位被称为抚台大人的前任湖南巡抚,现任江苏巡抚左宗棠。

一月前,左宗棠接到朝廷调令,卸任湖南巡抚转调江苏巡抚。以左宗棠的聪明才智当时就猜到这封调令的始作俑者肯定是和珅。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现在和珅正在上海督办团练,主办制造局。又署理着两江军政。而他在湖南虽干得风声水起,却因与曾国藩之间交恶,闹得湖广之地人人皆知。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而且和珅与左宗棠、曾国藩两人又都是多年的故交好友。以和珅的性格、为人,要么不知道这事,要知道的话肯定会从中周旋,为他们双方地矛盾作一番化解。但现在三人各处一方,和珅远在上海鞭长莫及,更不可能抛下上海的事不顾安危跑到湖南来,加上曾国藩统领湘军,与太平军打得热火朝天,也不可能脱身而出。这么一来,只有调开左宗棠。才是唯一的办法。

而且左宗棠自己也清楚。和珅当年从海外回来时就几次相邀自己去**他,只不过当时自己正在湖南被聘为“天下第一师爷”。正自得意满,准备白手创下一份伟业,这才谢绝了和珅的邀请。

说实在话,左宗棠与和珅多年没见,的确很想去上海见见老友,而且他现在与曾国藩闹得很不愉快,换个地方也正合他的心意。

说到他与曾国藩的交恶,实际上还是两人的政见、军事见解和性格差异导致,曾国藩以文人领军,几年中就把湘军扩大到如今规模,地确是个罕见的奇才。可惜,曾国藩并不是圣人,从开始几次失败的心智不坚定,闹着要自杀,到后来又为打败太平军,故意放纵湘军上下烧沙抢掠,用金银、女子来激励军中士气,还为了保全名声,不惜在湘中以乱贼的名义大开杀戒,不但妄杀无辜,还顺手除掉了一批威胁到他的官员……。这一切,都让左宗棠越看越不顺眼,一方面是恨曾国藩自己不争气,另一方面又恼曾国藩心胸太过狭窄,不求王道而使霸道,促使湘军军纪败坏如斯,百姓死伤无辜。

左宗棠才高气盛,哪里看得惯这个?几次劝说无效后,更是恼怒。自前次两人大吵一番后,他每每见到曾国藩“面斥人非”,对他亦不假辞色,从而闹得不可开交。

“哎……曾涤生啊!曾涤生!等长毛败后,如此桀傲不训的湘军你拿什么去收拾?难道你只懂得一个杀字么?到时候我瞧你怎么向天下人交代!”

回忆着在湘中所见地一切,左宗棠忍不住叹声摇头,虽然两人已在名义上划地断交,但实际上左宗棠却是面冷心热之人,人已离去,心中却依旧为老友的将来暗暗担忧。

此次去江苏赴任,考虑到江南长毛猖獗,左宗棠不敢大张旗鼓,只带着亲手训练出来的三千乡勇日夜潜行,绕道赶往苏州。

这三千子弟兵是左宗棠多年的心血,人数虽然远远不及曾国藩的十万大军,但军纪、训练、战斗力等等,是湘军根本无法相比的。

他这支队伍,名义上是乡勇,实际上却是新军。当年他在上海见到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后,回乡潜心研究了好几年。并对照《孙子兵法》、《尉僚子》等古兵书,在太平天国起事后不久,投下重金这才试练而成地。

虽然因为武器缺乏,更没有什么火炮装备,但左宗棠对这支队伍所下的心血是无法估量的。就是和珅地乡勇与他这支军队相比,也有所不及,从人员地配置。军队结构,训练科目等等。左宗棠不仅根据克劳塞维茨的思想打造,还加进了许多中事地精华。以同样武器配备相比,可以说他这三千人地队伍,丝毫不比世界上任何先进国家的军队差半分。

午间前,左宗棠准时赶到了湖州。湖州尚在朝廷手中,到了湖州接下来地路基本就安全了,进了湖州城。左宗棠让湖州知府吴绮帮着安排宿营之地,准备在湖州休息一日后,明日直接赶往苏州。

吴绮此人名满江南,是当朝有名的词人,一手小词风月艳情,笔调秀媚,清新为尚,以秀逸见胜。传唱天下。

既到了湖州,左宗棠当然要见一见这位词中大家,而且湖州虽不属江苏,但与江苏毗邻,同饮太湖之水。左宗棠任江苏巡抚,第一件事就是要摸清楚太平军在江苏的情况。邀见吴绮,也有这一层意思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