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神州飘摇 第三章 仁德无敌于天下(1 / 2)

狗官 夜深 0 字 2021-09-02

 第四卷神州飘摇第三章仁德无敌于天下

要想在京城立足没有心腹是不行的,和珅手下的人才大多都在江南,京中虽然也有一批投靠他的官员,但真正能放心的只不过寥寥几个,和珅执掌两部后,第一步就把沈葆桢从翰林院要了过来。

光沈葆桢一人当然办不了多少事,恭亲王奕訢见此,热心异常地为和珅推荐了几个人,虽然这些人能力的确不错,但和珅出于皇家之间的顾虑,还是婉言谢绝了奕訢的好意,除留下几个无关紧要的外,其余一律都推了回去。

这不用解释,奕訢自己心里也明白和珅这么做的道理。别看和珅这次回京一步登天,毕竟在京中根基还浅,肃顺等人心怀妒意,难保不会找点岔子挑和珅的毛病。如果和珅真用了奕訢的人,肯定会被他们当成把柄。

能用之人虽说少了点,但和珅能力之强是所有人都意料不到的,想当年他一人身兼五部都能游刃有余,何况这区区两部之事?

工部本掌握在杜受田、倭仁手中,上下官员大多都是他们门下,从表面上看是块难啃的骨头。

和珅执掌工部后,第一步就是举刀大砍,把工部职能分出一大半,直接转到制造局下,既大为减轻了工部的负担,又加大制造局以后和工部相抗的能力。随后再经过中层官员的调整、清洗,重新整合工部内部,把政敌势力从中低层彻底扫除出去,并以沈葆桢为郎中主事。巧妙架空左右侍郎的权力,风雷之下,没用多少日子就牢牢地把工部捏在了手中。

至于礼部,这可是和珅与曾国藩地老家,人员上下和珅是了如指掌,尤其是那些低级官员,和珅当年还与多人共过事。整合起来可比工部方便多了。何况礼部除了学政、科举、祠祭、筵飨廪饩牲牢、吉礼、凶礼等务外,其余职能和理藩院有相当重复。

在和珅来看。如今的礼部和理藩院应重新整合,把两部职能仔细划清,并撤消礼部中重复的地方,调整理藩院管辖范围,改制成为西洋各国的那种外交部。

不过,现在理藩院不在和珅手中,和珅既没权利也没实力去做这点。但是和珅对外交部早就有计划在心,看着理藩院这帮昏庸老朽所干的事,和珅的气就不打一出来,决心借着礼部职能权利,索性把理藩院架空,把外交权夺到手中。

要架空理藩院可不是这么容易的,理藩院从元朝开始建立,历尽三朝。和六部平起平坐,根深蒂固,隐然已成朝中第七部。要干这事,首先就要从礼部内部着手,把主客清吏司独立出来。

要想分离主客清吏司,必须就要有个既有能力。又熟悉礼部职能,在礼部有资格人脉,还能让自己放心地人主事。关于这点,和珅手下的这些人中都不是最好地人选,挑来选去,和珅终于想到了一个人。

“中堂大人,人已经来了。”

“哦……那让他进来吧。”和珅放下手边茶盏,点了点头。

戈什哈转身出去,不一会儿,一个身穿六品部员服色的中年人小心翼翼地从外走了进来。

“下官见过中堂大人……。”

“乔兄。你我都是老相识了。来、来、来,这里坐。”和珅笑容可掬地连忙搀扶起来人。挽着他的手请他坐下,并亲手为他端了一杯茶。

“中堂如此……下官经受不起啊……。”那人战战兢兢地,一张老脸既兴奋又惶恐,屁股刚挨到座位上就连忙站起来,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呵呵,有何受不受的,乔兄与我多年相识,同僚之谊颇深,今日请你来此,相互之间只续友情,不论官职,何不快哉?”和珅笑眯眯地按着他的肩头,等他坐下后,这才潇洒地在上位而坐。

此人并不是外人,正是当年和珅初回京城,在礼部主客清吏司的同事乔谙。乔谙在多年前就是主客清吏司的笔帖式,虽说和珅来后始终压了乔谙一头,但和珅毕竟在礼部所在时间不长,高升之后离开,笔帖式中依旧以乔谙为首。

乔谙此人在礼部打熬多年,由于功名不显,虽然有才却始终未能高升,近十年来,凭着资格才苦苦熬了四级,从八品笔帖式升任六品主事。以乔谙地根基,他这辈子做到这六品主事差不多也到头了,要想再升上去,那可是千难万难。

当年乔谙出于嫉妒之心,曾经刁难过和珅,只不过和珅气量颇大,最后原谅了他,这让乔谙一直心存感激。而且这些年里,乔谙在官场上也经历了不少挫折,锐气也不如以前那么锋芒毕露了。

往日大家平起平坐,今日和珅位及人臣,早就不是乔谙可以嫉妒的了的。何况乔谙如今对和珅只有羡慕和佩服之心,当年的那些疙瘩早就不翼而飞,并对和珅发达后并未为难自己而暗暗感激。

今天,突然接到和珅要见自己的消息,走在来路上他一直在琢磨着和珅会找自己谈些什么,是好是坏,乔谙既忐忑不安又有些期待。

“景和多年前受先皇之命出游四海,归国后又下江南为皇上办差,来去匆匆一直未能与乔兄见上一面,乔兄心里不会怪我这位老朋友吧?”

和珅轻描淡写地笑问道,乔谙连忙摆手摇头,恭恭敬敬地回道:“中堂为国为民劳碌奔波,重任在身,抽不出时间也是理所当然。何况有中堂时常挂念在心,下官已经感激不尽了。”

“乔兄不怪罪就好,其实景和早就想与乔兄重会一次。但一直未有机会,直到今日仰仗皇上天恩,这才得以与乔兄一见啊!今我故友重逢,景和心中高兴非常,而且次此皇上让我执掌礼部,乔兄作为礼部干员经验丰富,今后礼部之事还得多多靠乔兄援手才是……。”

“不敢、不敢……。”乔谙心中一动。连忙站起行礼道:“中堂厚爱,乔某铭记在心。礼部本就是中堂娘家,我等上下当然尊中堂之令,齐心协力为中堂办好差事。”

“有乔兄此言,景和心中大慰……。”和珅满意地笑道:“不过,乔兄有句话还需改改,礼部办差不是为我于景和办,而是为皇上。为朝廷所办。”

“是、是、是,为皇上,为朝廷齐心协力,不负中堂厚望。”乔谙知道自己失言,连忙改口说了一遍,神情中不免有些尴尬。

和珅看着他的表情,觉得还算满意,点了点头。站起身说道:“乔兄所言端地是名臣风范,今我相聚不易,景和还有些小事想讨教一番。我已叫人准备了酒席,不如我们把酒言欢,边喝边聊如何?”

顶头上司开口,乔谙哪里敢推辞?何况凭着刚才的话。乔谙已经听出了一些味道,他现在心里就像是有一团火烧起来一般。看来和珅这次执掌礼部是想重用自己了,这个暗示让宦海中苦苦挣扎地乔谙欣喜若狂,此时此刻,他已经下定决心要抓住这个大好机会。

在酒席上,虽然和珅频频劝酒,但乔谙却依旧保持清醒,不敢多饮,同时对和珅提出的关于礼部的情况一一作答,并主动说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些听在和珅耳中暗自满意。看来这个乔谙依旧和当年一样。是个可以独当一面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