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神州飘摇 第三十六章 是和是战两相难(1 / 2)

狗官 夜深 0 字 2021-09-02

 第四卷神州飘摇第三十六章是和是战两相难

“报……!东门有英夷派来使者!”

僧格林沁的手还没挥下去就被突然而至的消息打断了,在这种局势下英国人突然派出使者究竟是怎么回事?众人诧异之下,考虑再三,决定暂缓出兵,等摸清楚这些洋鬼子究竟想搞什么花样再说。

英国人入城,说出和谈目的时,僧格林沁与左宗棠全愣住了,带着狐疑的目光向来人望去。而手下的将领、亲兵等见到英国使者一反常态,表现得恭恭敬敬的样子,个个欢喜雀跃不止,还以为昨日的那仗把英国人给打怕了,对方损失之下逼迫无奈,这才提出了求和的要求。

把来使先打发了出去,僧格林沁回到内堂沉咛许久,决定让已经准备好的大军全部撤回。

“王爷,英国人向来狡猾无信,以他们的实力昨日只不过是小败而已。此时突然提出和谈,有缓兵之计嫌疑,或是另有企图啊!”

左宗棠不是正途出身,又从未当过京官,见一切安排在瞬间化为泡影,心中不甘,当下极力劝阻道。但僧格林沁苦笑摇头,向他说道:“季高,本王何尝不是如此想?英夷既能做出偷袭天津之事,这和谈大半也有玄虚。天朝上国,两阵军前对方求和,此事本王万难拒绝呀!如绝了英夷之议,皇上第一个就会拿你、我开刀!”

“皇上?”左宗棠话一出口,顿时就醒悟了过来。明白僧格林沁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当今皇帝地性格他也听说一二,中国和英国在广州刚宣战时,咸丰给两广总督叶名琛的圣旨中虽有力战的鼓励,同时也表明了和谈的立场。

“王爷,战机转瞬而逝,两军实力相比我方依旧处于下风,何不等夺回炮台后在答应英军之求?”

“不可!”僧格林沁想也没想就否决了左宗棠的提议。其实他心里和左宗棠差不多,但作为直隶防务的最高统帅。僧格林沁更清楚如果在此事上擅专的话,会引来什么结果。

“季高,英夷如今光明正大地派出使者,和谈消息在城中上下不出半日就会传开。如果我们置之不理,继续一心求战的话,京中闻讯定会震怒!如圣旨一到,就有大祸临头呀!”

左宗棠看着眉目紧锁地僧格林沁。长叹一声。僧格林沁说的没错,天津离北京快马只不过一日距离,英国人如此求和的消息马上就会传出去,要是他们一力拒绝,不光是咸丰,朝中的那些大佬定会上折弹劾,怒斥此等“误国误民”之举。

明知道有问题,僧格林沁和左宗棠还是要答应下来。当下召回已经出城埋伏的新军,答应了英军的和谈,同时立即把消息传往京城,请朝廷派使与英军谈判。

中队在天津城外小胜英军,逼迫英军提出和谈要求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京城。闻讯后地咸丰在殿上高兴得手舞足蹈,立即召集朝中二品以上大臣商议此事。并让肃顺等人迅速挑选合适的和谈人选。

听战局有变,和谈在望,有如此好事,朝臣哪个不想出来露一露脸的?争先恐后地为了这和谈人选争论了起来。其实,在咸丰心里,最佳的和谈人选依旧是和珅,但这时候和珅还远在上海,传旨让他回京的人估计才刚到目的地,远水可救不了近火,早一日和谈就能早一日解决眼前的问题。他只能放弃和珅。从身边的臣子和皇亲中挑选。

军机大臣、兵部尚书穆荫肯定是要去地,毕竟这关系到两国战争。作为本兵之人,他理所当然是和谈中的一员。至于主谈之人嘛,得选一个既地位高、又靠得住,而且有能力,能让自己放心的臣子,这样一来,咸丰就把目光转到了几个同族亲王身上。

恭亲王奕訢身为总理大臣,又懂洋务,而且是皇帝的亲弟弟,和珅不在由他出面最为妥当。但肃顺等人哪里肯把这差事落到奕訢身上?当即出言反对,理由说了一大堆,还特意在咸丰面前点明此次和谈事关重大,主使必须是老诚持重之人,光这一条就把年轻的奕訢给排除在外。

“肃爱卿,由你来看,此次和谈以何人为主使妥善?”

肃顺眼珠子往自己人中一转,心里立即有了主意,微笑着上前答道:“回皇上,奴才觉得怡亲王一向老成谋国,又是皇亲宗室,可为主使。”

“载垣?”咸丰瞧了一眼这个同族侄子,怡亲王载垣执掌宗人府,领侍卫大臣,又是世袭的亲王,平日办事颇得心意,对自己也是忠心耿耿,由他出面为和谈主使,倒也是一个好人选。

“怡亲王,天津和谈事关重大,你觉得自己可担得起这差么?”

载垣连忙答道:“奴才食君之禄,当为君解愁。和谈主使责任重大,奴才定会尽心竭力,办好此差……。”

咸丰听了笑笑,当即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由怡亲王载垣任和谈主使、兵部尚书穆荫为和谈副使,其余以下人选就由正副两使各自安排即可。”

“皇上圣明……!”

和珅在上海接到咸丰地圣旨后微微一笑,非但没有露出丝毫不悦,反而立即让家人打点好行装,准备即日就动身回京。

“君实兄,英国人偷袭天津,朝廷那些王八蛋怎么责怪到你身上来了?皇上怎么能这样?不摆明着任凭这些家伙让你做替罪羊么?”

得知圣旨消息,辜鸿铭、胡光墉,包括刚赶回上海的王有龄等人急急赶到和珅府上,个个愤愤不平。尤其是辜鸿铭吵吵嚷嚷着要与和珅一同去京城,在殿前和咸丰理论一番。

“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