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神州飘摇 第八十章 高杉创建奇兵队(1 / 2)

狗官 夜深 0 字 2021-09-02

 第四卷神州飘摇第八十章高杉创建奇兵队

日本,长州藩。

刚被长州藩家老益田弹正任命为下关守护之职的高杉晋作,正与十多位年轻人齐聚在他的官邸内,彻夜密谈。

这些人,大多都是高杉晋作的好友,或是一些志同道合的年轻武士,其中在座三人更是日本大名鼎鼎的人物,正是组建“精忠会”的三大首领: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和大久保利通。

西乡三人前几年从美丽国潜回日本,他们带着从西方学习的先进知识与政治观念,试图改变日本落后的面貌。可谁都没想到,当他们重新踏上日本国土的那一刻起,就因为宣言西学,提倡变革被幕府传文通缉,而在国内各地到处流亡。

掌握日本命运上百年的德川幕府虽已是日落西山,但在日本国内依旧牢牢的紧握着最高统治权。而被日本民众视为神人的天皇,在德川将军眼里只不过是一个用来发号施令的傀儡罢了。这些年,随着西方国家的侵入,尤其是当年和珅与佩里舰队攻下江户,与幕府签定了一系列条约后,日本就和中国一样,被外来的坚船利炮给打开了国门。

不过,日本与中国不同,日本是一个小小的岛国,资源和人力本就远远比不上庞大的中国,在大量的外来商品涌入的同时,日本积累的财富逐渐被消耗一空,这些条约对日本的影响当然更甚与中国许多。

不论是从经济还是政治,腐朽的幕府根本就无法保证日本面对各国地利益。反而使得日本国内民生日下,处处怨恨四起。在这种时候,不光是西乡等人,还有不少有识之者看到了日本和西方国家的差距,提出了富国强兵的一系列口号。

这些人中,为首的就是高杉晋作,他指出“富国之本在于节俭”。“富国之末在于国产”,“强兵之本在于统一人心”。“强兵之末在于使国之人学习洋术……。”,这些观点,正与西乡的主张相同,一样的目的使他们渐渐走到了一起,找寻改变日本地方法。

“高杉君,此次你被授予下关守护可是一个好机会!”西乡隆盛神情振奋,迫不及待地说道:“下关是长州藩重地。守护更是握着兵权,如高杉君能练出一支强军来,何愁大事不定?”

“西乡君说的正是!”大久保利通点头道:“日本要变强,江户幕府必须推翻!”

众人连连附和,都露出了迫切地神情向高杉晋作望去。

高杉晋作微微一笑,端坐而道:“诸君之意也正是我高杉所想,今日请诸君来此,正是对此做一番商讨。”

“高杉君如有需要请直言。我等必不推辞!”木户孝允神情坚毅,等待高杉晋作往下说。

高杉晋作向他点点头,接着说道:“高杉已征得长州藩支持,打算在下关建一支强军,用来作为推翻幕府的力量。不过,此事如今只不过在计划之中。要想创建一军谈何容易,先不说那些武器来源,更要紧的是单靠我一人之力实在困难。诸君都是我大日本精华所在,尤其是西乡君、木户军和大久保君三人更是游学西方的能者,为了大日本的复兴,还请诸君齐心协力,助我高杉一臂之力!”

说完后,高杉晋作伏在地上,郑重其事地向众人拜倒。

“高杉君何必如此,你之所想也正是我等所想!”高杉晋作的好友久坂玄瑞连忙站起身来。神情激动地伏在高杉晋作面前。大声道:“高杉君请起,我等必将尽力而为!”

“正是如此!我等必将尽力而为!”

所有人齐声喝道。顿时高杉晋作面前伏倒一片,如此情景,顿时让他感动地咽呜几声,忍不住掉下泪来。

当下,有人的出人,有钱地出钱,有力的出力……大家踊跃非常。尤其是西乡等三人,他们在美丽国求学多年,有着旁人所比不上优势,当下就答应立即找人联系军械的采购事宜,为高杉晋作的强军打好基础。

不仅如此,西乡隆盛还提议由他游说萨摩藩被誉为“当世三百诸侯世子中无人能比”的岛津齐彬,取得他的支持,双管齐下,加大将来与幕府交战的力量。

“岛津齐彬?此人虽然才华横溢,但他能支持我们么?”高杉晋作有些迟疑地问道。

西乡隆盛淡淡一笑,还未等他开口,边上的大久保利通就抢先而道:“高杉君有所不知,岛津齐彬乃西乡君地好友。此人不仅胸怀大志,在藩中锐意改革,学习西方国家进行了各处建设,同时还广募人才,以抗幕府。另外,他在去年就提出了‘公武合一’之说,提倡由天皇与幕府之职合而为一,强化君权,对我大日本进行变革!”

“居然还有此等事?”不仅是高杉晋作一脸惊讶,其余众人也是第一次听闻此事,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

“大久保君说的没错,岛津齐彬虽是藩主,但却可以称得上我们的同志。诸君或许还不知道,我西乡已入萨摩藩为职,此次前来与诸君相会,也是岛津君的意思。”

“好!如此甚好!有萨摩藩的支持,大事可成!大事可成啊!”高杉晋作合掌大笑,眼中晶莹闪动,看得出他心里有多么地激动和兴奋。

有两藩支持,再加上新军的建立,他们仿佛已经见到了幕府轰然倒塌的那一日。等推翻幕府后,再归政与天皇,上下齐心协力,以西学治国,中学为体,到那时候,何愁日本不兴?

当然,这想法是不错。但还欠缺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那就是必须要得到天皇地支持。现在在位的天皇是孝明天皇,孝明天皇与其父仁孝天皇相同,都爱好文学,善于吟诗作画,热衷创立公家学问所学习院。

自佩里舰队来航以来,孝明天皇对于幕府持有发言力。以及江户幕府大老井伊直弼独断与各国订下条约表示极大的不信任,一时之间还表示意图要让位。孝明天皇对攘夷的意愿相当激烈。还将其妹和宫亲子内亲王嫁给第十四代征夷大将军德川家茂,敌视西方各国,盼望能够继续进行锁国维持现状。从这些方面来看,这位年轻的天皇并不是一位英主,反而是一个庸碌之人。

如此天皇,根本就没任何倒幕的念头,要想取得他暗中支持简直是难于上天。当在座地伊藤博文提出这个问题地时候。这些日本精英一时间都沉默不语,叹声不止。

“大久保君,听闻你家与宫廷大臣岩仓具视大人一向交好,能否请他上书天皇陛下呢?”木户孝允皱眉想了半天,把目光投向了大久保利通。

大久保利通默默想了想,摇头道:“恐怕不行,岩仓大人虽是宫廷大臣,但天皇陛下一向生性软弱。做事保守,断然不会答应倒幕之举。何况,天皇陛下一向倚仗幕府,万一上书后走露了消息,反而会致使我等计划失败啊!”

大久保利通这话说的有理,大家仔细一想。点头称是。可是,没有天皇地支持莽然倒幕实是师出无命,一旦被幕府和天皇都视为叛乱的话,他们将在日本再无立足之地,非但办不成事,更会使得变革强国的计划化为泡影。